邵东一荒山发现烈士墓 志愿者发文寻找烈士亲属!

蓝字,关注邵东

新闻爆料/广告投放,加微信:hxs0739

今日新闻资讯

原标题:湖南邵东荒山发现一处烈士墓 志愿者发文寻找烈士亲属

“志愿者在湖南邵东的荒山上发现一座烈士墓碑,通过烈士网查询,疑似黑龙江宁安市渤海公社上京大队的黄浩哲,求助大家帮忙寻找烈士亲属。”最近两天,一则特殊的寻亲启事在网上流传。据发现墓碑的志愿者王建腾介绍,该墓碑系他与其他志愿者中秋假期期间探访衡宝战役战场时发现。非常难得的是,墓碑保存完好,碑文清晰明了,“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烈士后人,让他早日回家。”

9月1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黑龙江宁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根据记录宁安确有一位名为黄浩哲的烈士牺牲在湖南,相关信息与志愿者此次发现的墓碑基本一致,“年龄、祖籍什么都对,只有所属团不一样,碑上是27团,我们这边的记录的37团,还是有很大可能就是同一人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家属又没有及时更换相关证件,目前退役军人事务局也没有黄浩哲烈士亲属联系方式。让烈士回家的接力还在继续。

荒山上发现烈士墓碑

“求扩散,廉桥坳峰岭有一座黄浩哲烈士墓地!”9月17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王建腾时,他正四处转发相关消息,希望能帮烈士找到亲属。

他介绍,中秋假期最后一天,自己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从邵阳市区出发,开始寻访烈士墓地。行至坳峰岭时,经当地老人介绍,穿过半人高的茅草地,在半山腰发现一座烈士墓。让大家感到颇为惊喜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这座墓碑仍保存完整,字迹十分清晰。“这是我们今年寻访衡宝战役遗址以来,发现的第一座由当时部队安葬并立石碑,且保留完好的烈士墓碑墓地,大家都很欣慰。”

墓碑正面刻有文字:故人民功臣黄浩哲同志之墓,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炮一师二十七团三营八连立。背面记有该烈士简历:“黄浩哲同志,年廿一岁,东北松江省宁安县人,于四六年五月入伍,四九年十一月六日不慎遇事而亡,营委会决定:批准该同志为中共党员!!”

王建腾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这座烈士墓记录的信息传递出去,尽快找到烈士后人,让烈士早日回家。”

一家三代人守护烈士墓

王建腾告诉北青报记者,黄浩哲墓之所以得以保存完整,或许与附近一家唐姓父子的关照不无关系。他介绍,9月15日自己一行人赶到坳峰岭时,专程拜访了附近村民。在谭宝公路边,志愿者见到了79岁的老人唐东生与他56岁的儿子唐炳善。

唐东生老人介绍说,自己家一直就住在谭宝公路旁,现在只是把房子翻新了,位置并没有变动。他回忆,有位解放军战士就埋在附近铁路一侧的山上,“他去世后,战友安排人从廉桥方向装来了一副棺材,还立了碑。”唐东生老人告诉志愿者,这些年自己和儿子、孙子每年清明都要去烈士墓前扫墓,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走不动路,扫墓的事就交给了孩子们。如果有可能,希望志愿者能帮忙找到烈士家属,“给这个孩子找找家人呀。”

此后还是在老人儿子唐炳善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才穿过废弃的老娄邵铁路,越过杂草丛生的荒野,找到黄浩哲烈士墓。唐炳善说,在自己的印象里,这个墓地似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由于当地雨水较多,许多墓地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塌陷,唯独这个墓基本没有变化。

两地联动寻找烈士家属

王建腾说,发现墓碑后,志愿者第一时间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中华英烈网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显示,确有一位名叫黄浩哲的烈士,籍贯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公社上京大队,出生于1920年,与此次发现的墓碑信息相似。但牺牲时间、地点略有出入,不过本着宁可不对也要试一下的态度,还是联系了宁安当地相关部门,不过暂时还没有进展。

9月18日,北青报记者从黑龙江宁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接到志愿者求助信息后,事务局第一时间查询了相关记录。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这边确实有位名叫黄浩哲的烈士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年龄、籍贯、牺牲地点都与志愿者提供的墓碑信息一致,只有一处信息有出入,就是烈士所属部队,我们这边记录的是37团,墓碑记载是27团。”他表示,有较大可能,此“黄浩哲”就是彼“黄浩哲”,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家属又没有及时更换相关证件,目前退役军人事务局也没有黄浩哲烈士亲属联系方式。

而据邵东退役军人事务局介绍,经查询,邵东当地英名录中并没有记载黄浩哲的相关信息。“今天也给我们负责烈士统计的同事看了墓碑照片,就文字记录、墓碑样式来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虽然邵东本地英名录中没有查到相关记载,但这也还不是最终结果。我们会把这个情况上报,希望能够通过多个渠道,最终确定烈士身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孔令晗

原文阅读

(一)廉桥坳峰岭有一座黄浩哲烈士墓

年年中秋,

今又中秋,但今年湖南的中秋太闷热,我们的中秋也有点忙。尽管如此,我们心里牵挂着衡宝战役70年前的那个中秋,那些牺牲在中秋时节的英烈。

今天是中秋放假的最后一天,酒哥、E哥、乐民从邵阳市区出发,与在邵东老火车站等候的唐老(75岁)、飞华汇合,开启了今天的寻访烈士墓地之路。

现在的潭宝公路

当年的潭宝公路我们的车沿着当年四野官兵行进的潭宝公路前行,昔日窄小的土沙路被宽阔的水泥路面替代,70年前那种马潇潇炮轰轰的战斗场面早已远去。车过廉桥不久,公路两旁山峦起伏,这就是70年前衡宝战役战场之一。坳峰岭,我们来啦!我们寻找着当年战斗的见证者,记录下当年悲壮的战斗细节;我们寻找当年牺牲的烈士墓地,寄托着乡亲们对烈士的哀思。

在坳峰岭附近的潭宝公路旁,我们找到了一位85岁的刘家伍老人。

我们说明了来意后,刘老不愿意回忆起那场战事,他反复说:太惨了,太伤心了,死了的人太年轻了......75岁的志愿者唐老是铁路工人,曾经管护过廉桥沿线的铁路,20年前,他在巡路时,意外发现了这附近铁路上一侧的山上有一个烈士墓,他一直记住心里,当他与刘老说到这些时,刘老才打开话题。8月14日(农历)下午开始,我们在家就听到金仙铺方向一带枪炮声不断,我们这里的人吓得不得了,不敢出门,枪炮声一直到8月15日(农历)天刚亮才停下来。8月15日(农历)中秋节,早晨,这公路上就来了很多解放军部队,往廉桥方向走,还有用马拖的炮车。突然,一头拖炮车的马发飙拖着炮车狂跑,就把一位解放军压死了。部队把这位牺牲的解放军就安葬在铁路上的山上,怕人家盗墓,安葬的时候还放了手榴弹。坳峰岭山上过去有一些解放军墓地,现在期间太长了,怕难找到了。

在刘老家的对面,我们找到了一位79岁的老人唐东生与他56岁的儿子唐炳善。唐东生老人回忆说:我家一直就住在潭宝公路旁,现在只是把房子翻新了,埋在铁路一侧山上的解放军是中秋节早晨被炮车压死的,死得很惨。这个解放军死后,部队安排人在廉桥方向装来了一副棺材,怕坏人挖墓,安葬时还放了手榴弹,并还及时由部队为牺牲的烈士立了碑。这位解放军墓地,我们没有看到什么人来扫过墓,都是我家清明节每年去挂青一次。唐老很激动,流着泪对我们说:你们做做好事啊,给这个孩子找找家人呀。他死得太苦了......

唐老的儿子接过父亲的话说:确实,你们这些好心人呀,如果给这位烈士找到家人就好了,70年了,他们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与老百姓的幸福而牺牲在这里的......现在,我父亲走不动了,我与我的孩子每年清明都给烈士挂青。

在唐老儿子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废弃了的老娄邵铁路线,走过有半个人高的茅草地,越过杂草丛生的荒野,终于找到了烈士墓碑。

我们处理好烈士墓附近的茅草后,惊奇地发现:

烈士墓地还隆凸着,没有出现塌陷情况,陪同我们的唐炳善说:这墓地确实怪,70年了,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我们从来也没有给墓地培过土,好像还隆了一些。墓碑正反两面字迹十分清晰,记录完整,只是墓碑背面介绍上的烈士牺牲记录时间(1949年11月6日)与当地老人的回忆(农历1949年8月15日,公历是10月6日)差整整一个月。这是我们今年寻访衡宝战役遗址以来,发现的第一座由当时部队安葬并立石碑且保留完好的烈士墓碑墓地。我们感到欣慰!

墓碑正面刻的文字是:故人民功臣黄浩哲同志之墓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炮一师二十七团三营八连立

墓碑背面刻的文字是:简历黄浩哲同志,年二十一岁,东北松江省宁安县人,于四六年五月入伍,四九年十一月六日不慎遇事而亡,营委会决定:批准该同志为中共党员!!(经过查证:烈士原籍地现在改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我们这个团队是纯民间义士,公职之余,用爱心传递爱心。我们一路找,一路寻,远离铜臭,立志公益,只想留下衡宝战役的点滴记忆,盼地方政府加强对烈士墓地的保护,更盼四野官兵后裔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烈士信息,让烈士早日回“家”,为黄浩哲烈士找到亲人。努力!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

本篇视频与部分图片由E哥拍摄 下篇 《纪念衡宝战役邵东行(二) 对不起烈士 我们来晚了》重点介绍付家垅、大安坪、文明岭(东阁岭)、皇帝岭双河水库一带烈士墓地情况,敬请您的支持关注。

作者:邵阳老酒,本名王建腾,男,邵东人,系邵阳市某国有企业负责人。

Hash:ec4adfc9026c8207eac8f54a057af846a4233157

声明:此文由 邵东大事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