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老人重返石牌抗战遗址,宜昌车务段团队偶遇曾经的战地译电员

近期,宜昌车务段团队一行16人在石牌抗战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主题实践活动”。参观石牌抗战遗址,凭吊爱国将士壮烈英魂,从碉堡瞭望哨直面当年日寇大举来犯方向,在战壕沙袋掩体下想象曾经枪林弹雨的激战场景,走进石牌保卫战抗战遗址,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那段硝烟弥漫、血光冲天的英勇抗战历史。正是因为有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

石牌纪念馆广场合影刘晓琼/摄

不忘历史,抚今追昔,参观者们在石牌抗战纪念馆通过观看历史文字图片资料、战争遗留物品以及三峡人家景区导游刘晓琼的详细介绍,对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保卫战始末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重新认识先烈们坚定爱国主义思想下的崇高价值追求,加强了新时期新要求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鲐背老人重返抗战遗址 刘晓琼/摄

参观期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询问,现年90余岁高龄的江西籍大爷此次是在老伴的陪同下专程从台湾重返石牌,深情追忆自己当年所在部队的长官——胡琏师长。鲐背之年尽管行动不便,仍然不辞辛苦,经过长途颠簸回到一生铭记不忘的地方。老人说,自己当年就在三斗坪从事译电员工作,负责拦截、破译日军密码电报并向胡琏师长汇报,有生之年能再重返石牌,踏上这片土地,就是为了饱看一眼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缅怀凭吊在石牌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们。

远眺西陵峡南津关卫东/摄

石牌要塞旅游区简介

石牌要塞旅游区紧邻三峡人家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三峡大坝葛洲坝之间,长江西陵峡南岸,居“两坝一峡”旅游线中心地段,距宜昌城区约3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该项目抗战遗址保护规划和旅游区项目规划由南京大学负责编制完成。其所在的石牌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战场,是宜昌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牌要塞旅游区被评为湖北国防教育百佳企业。

今日石牌要塞静谧而祥和 刘云芳/摄

景区内青山绿水,树木苍郁,生态保护良好,峡谷发育瀑布和叠水,地貌景观十分丰富。景区以被誉为“中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要塞保卫战这段抗战历史为背景,在修缮复建抗战文化遗址、抗战纪念碑、抗战纪念馆等项目的基础上,以军事文化体验为特色,以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管理训练等为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拓展运动体验相结合,在实施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军事文化体验旅游区。

石牌要塞所在地明月湾 陈敏/摄

石牌保卫战简介

1939年,日本人攻陷宜昌,国民党为了保卫陪都重庆,紧急成立了第六战区。由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陈诚担任总指挥,集结了15万军队,分布在长江西陵峡口两岸,并把海军舰船沉在三峡出口的南津关,以阻挡日军大型炮舰的进入,还把军舰上的大炮拆卸下来,在石牌构筑了九个炮台,利用长江在此转了个70°弯的独特地势,使炮口直对南津关,炮火可以封锁17公里的西陵峡江面。日本人闯入平善坝,看到三峡如此险要的地形,于是,暂时停止了进攻。

直到1943年,日军集结了十万军队,在中将横山勇的带领下,从下游的平原枝江渡江,于背后攻击石牌。于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鄂西会战。当时,蒋介石提出了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的口号。经过一个半月的浴血奋战,消灭日军两万七千余名,中国军队死伤1万余人,取得了石牌保卫战大捷,有效地保卫了重庆的安全。当时,重庆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将此次战役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编辑:刘云芳

Hash:773dc64c71023dbb1f824c7df7d9718108f23d2c

声明:此文由 三峡人家风景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