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境内的万里茶路历史遗存竟保存了这么多!

湖北咸宁自古就以茶而闻名,欧亚万里茶路,从武夷山出发,途经咸宁,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过万里。欧亚万里茶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欧亚万里茶路(咸宁段)的历史遗存有哪些呢?经过调查共发现如下8种历史遗存。

(一)老茶园

茶园多分布于低山丘陵、高山缓坡等地。自唐后,饮茶之风兴起和边疆茶叶需求持续增长,农民意识到种茶有利可图,茶叶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种茶渐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副业。但长期以来咸宁茶业经济属于小农经营,茶农以户为单位种植茶叶,集约化程度低,茶园分布十分分散。“鄂省各县茶山,零星已甚,有一山纵横数里或十数里,而种茶之处,截长补短,尚不及三五亩者。有一乡之内,种茶山户仅得三四家,所采之茶,仅得三五百斤者”。(陆嵘《1914年羊楼洞茶区调査报告》)

解放前,因长年战争破坏和国际茶叶贸易萎缩,咸宁茶园多已荒废。本次调查所见茶园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荒废的茶山上采用新技术种植的茶园。茶园面积大者数百亩如崇阳黄卯茶园占地600亩、通城大柱茶场占地450亩、通山杨芳茶园占地300亩,小者只有几十亩。

(二)茶庄

茶庄也称茶号或茶厂,茶贩将从茶农手中收购的毛茶再卖给茶庄以加工销售。茶庄一般设在交通便利、商贸兴盛的集镇上,以方便茶叶收购和销售。开设茶庄的一般为具有资产实力的商人。在咸宁以晋商实力最为雄厚,所设茶庄甚多。如羊楼洞的“三玉川”、“巨盛川”、“大徳生”、“天顺长”、“天一香”“大德生”等,杨芳林的“福泰祥”、“福兴和”等,柏墩的“长裕川”、“长盛川”、“天聚和”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商陆续开设“洋庄茶厂”,如杨芳林的“顺丰”、“兴商”,羊楼洞的“惠昌”、“新泰”、“卓昌”等。

咸宁茶庄建筑多为四合天井院,天井具有采光、通风、调节室内小环境等作用,用条石青石板铺作,周围留出排水沟,雨水通过地下暗沟排到室外。同时连接天井的部分住房(多是正厅部分及门厅)做成敞口的形式,与天井共用。茶庄布局多为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式的“店宅合一”式,生产区与生活区既紧密相连又独立开来,互不干扰。茶庄以石柱门框、条石门坎、木雕花格门窗为主体。

(三)老街

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是老街形成的先决条件,而茶叶贸易则是老街最终形成的关键因素。赤壁的羊楼洞老街、新店老街,通山的杨芳林老街、长夏畈老街,崇阳的沙坪老街、东关老街、桂口老街,咸安的柏墩老街等都是因茶而兴的。随着制茶叶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支持,产生聚集效应。茶庄、茶铺以及为人群服务的杂货铺、学堂、医馆、食品铺等便产生。

老街街道的走向与河流趋近,房屋则沿街道两侧分布,整个街区呈线性布局。街道多用青石板铺筑,方便运茶车和路人行走,而石板下有挖凿的暗沟以排水。

(四)古商道

古商道是人们为方便运输或联系,选便利处而修筑的道路。原来商道多为土路,随着茶叶贸易的兴起,繁忙时节,载着茶叶的独轮车碾压,道路经常损坏“每当春雨,不堪车陷泥坑难行”。为此,当地商贾士绅集资修筑石板路,“邑绅雷乐斋、饶鲁堂、雷朗齐、游包六、雷汉槎、雷受山诸公,筹划费资,秉公秉正,修理石径,任劳任怨,呼以千百人之上。成之不日,数十里之地,履之如夷”(清・顾际熙等《蒲圻县志》)。有的商道则用山体石块雕琢而成

赤壁市境内发现了6段古商道,有2段位于羊楼洞东侧,是通城、崇阳和江西修水的茶叶输入的商道; 4 段位于羊楼洞北侧,是羊楼洞茶叶输出到新店的陆路商道。咸安垅口冯、通城水兴、崇阳夏家门也都有古商道发现,其中赤壁金家湾古商道和咸安垅口冯占商道还有路碑。

( 五)石碑(刻)

在古街、古商道、古关隘和古桥,发现多处与茶相关的石碑石刻,它们记录茶路历史,是重要的文物遗迹。咸宁万里茶路沿线调查发现的石碑(刻)计有:通山坪坑碑刻 4 块、水口桥碑 2 块、永利桥碑 2 块;崇阳“革毛茶碑” 1 块、大梅亭石碑 12 块;赤壁茶碑 3 块;咸安垅口冯石碑 4 块、生甡川茶厂“茶税厘金”碑1块,共26块。

(六)古关隘

关隘又称关卡,多在交通要道设立。它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另一方面是征税的重要设施。因此,关隘既是茶叶商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征收茶税的重要地方,属于万里茶路重要的文物遗迹。调查发现了崇阳——通山的大梅亭关隘和通城——修水的苦竹岭关隘,共 2 处。

(七)古桥

咸宁境内河流密布,多修桥以利交通,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古桥对于茶叶运输的畅通起到关键作用,属于万里茶路重要的文物遗迹。咸宁万里茶路沿线重要的古桥有:崇阳斤丝桥,通城牮楼桥、南虹桥,通山永利桥,咸安刘家桥

(八)古井

古井是重要的饮水源,为茶路上的行人提供甘洌清澈的水,有助于补充水分、恢复体力,提升茶叶运输效率,属于万里茶路重要的文物遗迹。咸宁万里茶路沿线的古井有:咸安西塘井、梅花山井邹家井,崇阳冷水井。

“万里茶路”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把万里茶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欧亚万里茶路(咸宁段)的这八种历史遗存,见证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

本文由“文物考古一席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Hash:ecd5d60cca4393e3f1b56da05e95c4f9d6fecd49

声明:此文由 文物考古一席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