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胡氏宗祠体会同根同源

来自中国香港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右)和南都记者一道游览老西关。

3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推进会在广州举行。提升大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打造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大湾区文化,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南都教育联盟记者,邀请了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大湾区青年们一道,两两组队,玩转羊城。“湾有引力青年行”兵分三路,在老西关再现香港难觅的打铜手艺,黄埔村偶遇港澳同乡会,农讲所重温红色历史记忆……潮涌湾区正当时,湾区青年有态度。

第一站:

漫游粤剧文化博物馆

体验老西关打铜手艺

一个普通的清晨,行走在荔湾区的恩宁路上,一路绿树白墙,曲径通幽。还未迈入高墙后的大门,门内婉转悦耳的粤剧腔调,越墙而出,飘荡悠远。

这里是“青年行”第一站——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来自中国香港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和南都记者一道,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

“以前很多次路过这里,但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逛这间粤剧博物馆。”马欣瑞感慨,自己儿时也有很多粤剧记忆。“小时候在香港,电视上也有粤剧戏曲频道,就像是咱们的CCTV戏剧台一样,其实香港也有很浓厚的粤剧文化。”马欣瑞介绍,“在香港的铜锣湾有一个像戏剧中心一样的地方,经常会有粤剧文化表演。在西九文化区那边,新建了一个专门的粤剧文化馆,有很多知名的粤剧唱段,会在那里表演。那也是香港首个专门演绎粤剧的舞台空间。”

“粤剧的唱词对我来说,有一点点理解难度,但从视觉角度来说,真的特别好看。我有的同学真的是超喜欢粤剧,而且能唱出那些经典的片段来,觉得身边真的还是有那么一群对粤剧非常热情的年轻人,我们也希望能了解更多粤剧文化。”马欣瑞说。

走出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转角的恩宁路143号,“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响彻整条街。4平方米的店铺里,做了40多年铜器店主的苏少伟正在打铜。

西关打铜,是广州地区传统工艺,由手工匠千锤百炼而成的铜器皿,曾经是广州每家每户必备之物。“其实之前有听说过打铜,但在香港已经很少见到这门手艺了,之前听说在香港的旺角还有一个老师傅在打铜,其他地方就很少见到类似店铺了。但我知道广州的西关打铜特别有名,今天一定要体验一次。”

马欣瑞和店主苏伯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个铜勺的捶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西关打铜,真的非常新奇。看起来好简单,但当我拿起这个铁锤的时候,才发现这门手艺需要非常精准控制手腕的力量,而且打不一样的位置,还要用不一样的锤头,锤子也很重,觉得打铜师傅非常不容易。”

第二站

黄埔古村打卡糖水铺

宗祠偶遇港澳同乡会

在广州,有一个改变了海上丝路历史的古村——黄埔古港。这里是集港口文化、宗祠文化、特色饮食文化为一身的广州古村,也是此次“青年行”的第二站目的地。来自中国澳门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卢黛韵,和南都记者一道,探寻古朴村落里的羊城历史。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古港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记忆中,以前从澳门去香港就会坐船,珠海附近也有很多岛屿,可以坐船去体验和参观。澳门还有疍家人,他们就是长期生活在水上,以船为家,很少上岸。”走在古港边,了解了古港的历史后,卢黛韵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印象中的航船经历。“澳门还有一间海事博物馆,反映了澳门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但现在去澳门不用坐船啦,港珠澳大桥直通澳门!”

水塘边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在大树下打鼾乘凉。走进黄埔古港,一副“慢生活”图景俨然浮现眼前。这里如今仍有上千原住居民,宗祠文化历史也源远流长。梁、冯、胡、罗被称为当地的四大宗祠,“十屋一祠”也成为黄埔的著名一景。

一行人走进胡氏宗祠的门口。据悉,胡氏宗祠是黄埔村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宗祠,到今天有200多年的历史。“来之前我查过一些资料,其实当年的黄埔村,还有不少村民离开家乡,如今定居在港澳呢。”卢黛韵介绍,有资料显示,如今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的黄埔村民超过千人。

在胡氏宗祠的门口,一行人偶然发现了一个牌子。“这里的牌子写着黄埔华侨港澳同乡联谊会。其实在澳门也有很多这样的同乡会文化,真的就是四个字,同根同源。”

第三站:

农讲所重温儿时记忆

北京路畅谈湾区青年融合

红墙黄瓦、砖木结构映入眼帘,院内古树传来阵阵清香,古朴的建筑里藏着红色基因。在广州,若是要打卡红色景点,那就不得不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湾有引力青年行”第三站,来自中国香港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大一新生李璟正,就与南都记者一同漫步农讲所,体验先辈们奋斗之不易,感受红色历史文化价值。

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农讲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961年3月4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走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里,李璟正儿时的记忆又再次浮现。据他介绍,“小时候曾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而农讲所成为他当时参观的景点之一。“虽然现在对当年的农讲所印象有些模糊,但这次有机会正好可以重温儿时记忆。”

一路走过来,看着农讲所旧址里存放的文物,诸如当年使用过的军号、学生穿过的草鞋和军装,李璟正心生感慨,表示在香港读中学的时候,对中国近代史里军人或学生的情况了解仅局限在书本和图片中,没有机会看到实物,从而切身体会当时的环境。“相比于以前,现在我们青年生活的环境真的优越了很多,当今国家和社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打卡北京路里的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让李璟正眼前一亮,其中对“粤港澳一家亲”有着很深的感触。“在广州这边学习,有很多机会和本地学生交流。”他告诉记者,在学校里,港澳学生可以和内地生做室友,在他的宿舍里就有两位广州本地学生;平常在宿舍里会互相聊天,介绍家乡文化和饮食,加深和促进了对彼此家乡的了解,“让不同成长背景的人有更加多的互相认识”。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董晓妍 孙小鹏 通讯员 孟楠 廖晓键

摄影:孙小鹏 董晓妍

视频:孙小鹏 董晓妍 吴泽嘉 刘宝洋

Hash:e2ef80f9990b901baa398861465c305a0c1583b3

声明:此文由 南方都市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