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五岸”碧水蓝天绘就美丽红桥画卷

美丽红桥画卷

今天(11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红桥区副区长刘成哲介绍了该区实施“生态立区”发展举措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对具体工作进行了解答。

红桥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发展举措,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红桥区独特的“三河五岸”生态环境,是大运河天津段的核心节点。近年来,红桥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发展举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天津市文明城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实效,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9%、绿地率3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89平方米,2020年南运河红桥段被我市评为“最美河湖”。

首先,红桥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方面,红桥区连续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4%。今年以来,全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0家,雏鹰企业评价入库82家,瞪羚企业4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3家,并有多个绿色产业基地在此成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该区严格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深化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超额完成“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

同时,该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红桥区完成全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狠抓扬尘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和科技指导治污,抓好网格化日常管理,区内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红桥区还通过多项措施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红桥区还大力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使城区景观更具魅力、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街区品质显著提升。城区景观方面,该区深入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在“渔村”原址建成了14万平方米的子牙河滨河公园,提升改造了3.6万平方米的竹园,这两个公园均于今年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提升改造了西沽公园桃花园、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水木天成中心园,打造了勤俭道等13条精品园林景观道路。环境治理方面,红桥区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消除辖区全部旱厕112座,用71天平稳顺利清撤全部10个占路市场和7个自发市场,解决了南大寺周边环境卫生死角、铃铛阁宰牛点等长期存在的历史难题,依法依规拆除违规鸽棚鸽舍853处、1.2万平方米。强力推动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圆满完成五年行动目标任务,累计治理违法建设5.03万间、65.14万平方米。街区品质提升方面,该区对四新道、丁字沽零号路等道路进行路面硬化、人行道绿化和立面美化改造,让城市道路变成靓丽的风景线。对海河沿线思源广场地区景观照明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恢复海河沿线夜景灯光设施,确保沿线夜景灯光设施开启率和完好率均达到100%。

此外,红桥区还不断完善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一方面,海绵城区建设顺利推进。完成和苑起步区C地块、民族文化宫北岸中心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08个。采用EPC形式在60个旧楼改造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解决了影响周边居民出行的排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河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积极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一些河湖顽疾得到根本性治理,提前一年全面完成408个雨污混接点改造,全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另外,该区运河文化内涵更加彰显。积极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功举办30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年接待中外游客数十万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完成北洋大学堂旧址和窑洼炮台现存遗址修缮。深入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4项,市级15项,区级44项。

下一步,红桥区将继续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充分发挥“三河五岸”、城区绿化率高等生态本底优势,积极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区、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深入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改造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堤岸景观,努力打造蓝绿交织、城水交融、人水相亲的“公园城区”、“生活秀带”,塑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丽红桥。

新报记者 安元

图片由红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徐丹

Hash:aac4ea12df3e751bf74bd8f9f8f42ec2366ddd3e

声明:此文由 青鸟的生活记录感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