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租界烟云(1910)

1861年3月,英国钦差大臣右参赞巴夏礼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一条之规定,与清政府江西布政使张集馨订立《九江租地约》,划定张官巷以西(港务局办公楼),龙开河以东滨江地带为英国租界,面积约150亩。确定租地范围后,1862年,英国人强行拆除居民的房屋,填塞贯通长江甘棠湖的湓浦港,做起一幢幢西式楼房,正式设立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英国巡捕房、法庭、工部房、法国天主堂及天主堂医院等。

九江英租界江码头。(1910)

九江英租界地图

九江锁江楼(1906)

九江英租界江边。(1906)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英租界在中国有七处:汉口、九江、镇江上海厦门广州、天津。1927年3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九江租界。

英国租界银元一元。

租界舞女。(1926)

九江的英租界及其建筑1、太古洋行旧址 太古洋行为近代九江外国轮船公司实力最强的一家轮运企业,亦是最先进入鄱阳湖经营航运的外国轮船公司。1873年4月,英商太古洋行轮船开始进入长江营运,中途停靠九江港。1875年清两湖总督李胜锐为太古洋行在九江租买地皮,设立分公司,建办公楼、货栈及码头。

太古洋行的广告纸。

太古洋行商标。

美孚油库办公楼

美孚油库建筑恢弘、容量巨大,是九江市现存唯一一座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工业文物建筑。该建筑位于滨江路,创建于1910年,为美孚洋行在金鸡坡的油料储存仓库及住宅楼。1910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首先进入九江,在九江英租界内龙开河口设立九江分公司即美孚洋行,并在市金鸡坡滨江路77号处建有油库办公楼、码头、油库、别墅等建筑设施,在江西南昌、吴城、赣州、饶州等地倾销石油,垄断了江西的煤油市场。 美孚油库办公楼旧楼分两次建成,南面三分之二建筑与1910年建造,为美孚洋行之建筑;北面小部分与1918年建造,为英亚细亚洋行之建筑。楼正门由南至北分别在第四和第八个拱券上刻有“1910”“1918”纪年铭文。

亚细亚商标。

日本台湾银行旧址

日本台湾银行旧址位于九江市滨江路85号(原湓浦路14号)(门牌号不准确),地处滨江大道西段,面对长江,背靠湓浦路,左邻江银宾馆,右倚市科协大楼,往东约500米为九江港码头。 1911年11月,日本商人为抢占九江金融市场,在九江滨江路西段设立日本台湾银行九江分行。日本台湾银行总行设在台湾,共投入资金6000万日元,开始对九江实行盘剥式金融活动,并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除九江外,它在上海、汉口、福州、厦门、汕头香港和广州等商埠均设立了分行。

台湾银行存款通知书。

日本台湾银行。

九江西门口钟楼(1920)。

九江租界外洋街。(1865)

日清轮船公司徽章。

日本领事馆。

日本领事馆旧址

日本人旧称领事府,位于市浔阳区湓浦路12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日本政府为了扩大其侵华势力,搜集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报,与1912年设立此馆。1925年6月13日,九江人民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势力,声援五四运动,曾在日本领事馆前聚众演讲,为九江的反帝斗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江边码头。(1910)

香烟广告(1920)

,九江英国巡捕房

位于九江市湓浦路19号。1861年英帝国主义根据不平等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英通商章程》,与江西地方当局签订了《九江租地约》,将招商局以西、原龙开河以东、南至大中路、北至江滨一大块土地划为英国的租地。次年,英帝国主义开始强行拆除租界范围内的房屋,填塞千年湓浦港。同时大兴土木,筑路建房。在租界内设立了领事馆、工商局、海关、法庭、巡捕房等机构。英国巡捕房是一座二层楼的西式建筑,砖混结构,双坡顶,外为红砖清水墙,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租界刑捕房巡警。(1920)

英军士兵给租界送水。(1920)

刑捕房警察巡逻。(1910)

外国传教士。(1910)

修女(1910)

俄国丰顺茶厂

位于滨江路近龙开河口处。1863年俄国商人创办,它是九江外国企业中设立时间最早、获利最多的一个工厂,经理为莫尔尼考夫。

1911年俄商准备将九江的茶厂停工关闭,后因汉口砖茶厂焚毁,只得维持现状,继续开工生产。直至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工厂被迫停产转让。工厂停办后,厂房转让给大华旅社解放后归属市港务局,后成为港务局职工宿舍。该建筑为砖混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装饰,门前立有奥爱尼亚石柱,拱券门头。建筑四周装饰有方形奥爱尼亚柱式,显得古朴典雅,颇具异国情调。

俄罗斯丰顺茶行.。(1910)

怡和洋行

位于九江市滨江路龙开河口。1881年11月30日,印度中国航业公司怡和轮船公司成立,随后迅速在长江扩张势力,在九江设立了“怡和轮船公司九江代表处”也叫怡和洋行。

解放后,怡和资产归为国有,其办公楼最后为九江市粮油储运公司使用。该办公楼为一栋三层楼的西式建筑,门头为拱券顶,主体建筑为穹窿顶,砖混结构,清水墙面。

怡和洋行商标。

茶商将茶叶运往上海。(1910)

茶商将茶叶运往汉口。(1906)

搬运工将大米搬上运往上海的轮船。(1910)

九江英租界。(1900)

英亚细亚洋行九江分公司

位于湓浦路14号院内、今市总工会、市妇联大楼的原址上。英亚细亚九江分公司成立于1910年,在金鸡坡设有油栈、油池和油码头。为了推销其亚细亚煤油,该公司分别在南昌、吴城、赣州、抚州、饶州等处设立代理店,在樟树吉安、南昌及吴城租有地皮建设油栈。此外,还在江西内河开辟九江至南昌、九江至上饶、九江至樟树三条运油航线。

亚细亚洋行与美孚洋行在九江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亚细亚的十字油品质好,但价格高。美孚是老牌子,一般老牌子中国人都爱用,因此美孚在九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比较大,但亚细亚也不弱,仅1916年输入九江的油就达174万6389加仑,且逐年上升,是仅次于美孚的石油公司。该洋行办公楼为三层四坡顶,砖混结构,屋面有屋顶窗及壁炉烟囱,屋檐排水管顶端上部饰有英国国旗。该建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拆。值得欣慰的是亚细亚洋行公寓旧址被保存到现在,今年年初江西省公布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江西省百大发现的结果,该公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招商局码头。(1920)

租界教会学校。(1900)

租界交际花。(1920)

民国大小姐。

亚细亚码头。(1910)

城外天主堂

位于湓浦路18号。1871年,九江天主教转租九江英租界的滨江路和湓浦路地基,买下盖得洋行的堆栈房屋,兴建城外天主堂及主教楼,1880年6月27日始告竣工,历经十年。1863年,天主教江西主教府由南昌迁至九江,而城外天主堂建成后,特建主教楼,主教府便设在这里。于是,这里变成为全省天主教的中枢机构,亦是赣北、鄂东地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城外天主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砖石结构,占地千余平方米,由白振铎主教监建。该建筑古朴典雅,宏伟壮观,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礼拜堂为交叉券拱顶,内有圣台,读经台,洗礼台,烛台等。解放后该礼拜堂内曾作为电影放映厅,并举办过《抗美援朝战果展》《计划生育展览》等。

九江江边码头。

九江、大中路街景(1936)

城外天主堂。(1950)

九江天主堂医院

位于湓浦路,今附属医院(原第二人民医院)为其故址。原称“圣味增爵医院”。由法籍神父董若望创办,开始规模很小,仅有病房三间。1882年10月27日,上海仁爱会派数名法籍修女来九江掌管院务,规模逐渐扩大。

九江铁桥。(1936)

九江的历史建筑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原因主要是历史上的兵灾和天灾导致古建筑尽毁,仅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

九江市作为江西省唯一一个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由于区位优势,在近代开埠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保护好租界的遗址和历史文化,对于九江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发展度假胜地都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Hash:8ce372e650ec82c4714125f6fbbb3d23803ae75f

声明:此文由 九江新鲜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