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天津卫——租界内的外国俱乐部(下)

天津德国俱乐部又名德国球房、德国总会、德国会馆或康科迪亚俱乐部,位于德租界的威廉街与罗尔沙伊特街交口(今河西解放南路273号)。天津德国俱乐部于1905年5月动工,总造价为15万两白银。是由天津德租界工部局规划处的德国建筑设计师罗克格·考特和鲁斯·凯甘设计、由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

天津德国俱乐部占地63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62平方米。属于新罗马风式建筑风格,在造型和装饰上具有显著的日耳曼传统色彩。3层砖木混合结构坡顶楼房(带地下室),屋顶装饰有牛舌瓦,外立面铺设瓦垄铁,另设有阁楼和“老虎窗”,使建筑外形凸显雄壮、刚毅。建筑入口处有石砌半圆连拱券廊并用成束的短柱子支撑,一层窗台至室外地坪以及门窗券皆用天然石料砌筑。

楼内大厅和过道都以半圆券和椭圆形券承重,楼梯的立柱和栏杆均饰以精美的雕刻,门窗造型多采用拱形元素。俱乐部首层为酒吧、台球房和阅览室;二楼为设有舞台的剧场式餐厅,二楼走廊墙壁刻有解释“康科迪亚”含义的拉丁文:“同心同德则盛,离心离德则衰”,用中国的古训教育参会的德国人。三楼为厨房,地下室为浴室。另外,建筑北边设有的两个塔楼和南边的一个圆形塔楼遥相呼应,具有罗马风格特色,这些都是德国国王威廉二世所钟爱的新罗马风建筑风格。

当年在俱乐部内设有餐厅、酒吧、台球室、纸牌室、图书室、剧场、保龄球场、网球场、露天旱冰场等多种功能设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大楼竣工,在建成后的揭幕仪式上,德国侨民在大楼二层的礼堂里演出了普契尼的著名歌剧《图兰朵》。1917年,中华民国政府对德国宣战,并宣布收回天津德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在天津的德国侨民被遣送回国,德国俱乐部从而宣告结束。后来,俄国人承租德国俱乐部房产并改组为大赌场

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德国俱乐部再度宣告结束。1945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处房屋拨给美国红十字会使用,成为"美国海军俱乐部"。1947年6月,美军从天津撤退,又为天津市政府临时参议会使用。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该建筑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收,先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在此办公。

1952年,该建筑拨给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使用。1959年,被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的办公楼。1976年,唐山地震时使房屋受到严重损坏,重修时在结构及造型上多有改变,窄高的连拱窗改成了宽的方形窗,有特色的圆形塔楼也被拆毁。1989年,天津市政协机关迁出,该建筑改建为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并使用至今。

意大利租界回力球场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室内游乐场。1931年,意大利驻华公使齐亚诺来到天津,1931年,曾任意大利驻华公使的齐亚诺(此人系墨索里尼的女婿,后来又担任了意大利外交部长)来到天津与当时意大利驻天津领事查璧商讨如何增加租界收入,由于当时上海的回力球场开设以后经营良好且获利颇丰,他们便决定在天津建一所回力球馆。于是就借鉴回力球在上海的成功经验,在意租界意国花园(现民族路与自由道交口)划出6亩多地,筹集股本100万元,开办了回力球场,以增加租界当局的经济收入。

之后,查璧从上海回力球场找来意大利人傅家烈和当时素有“球王”之称的乔尔贵协助建设。回力球馆为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和瑞士人凯思乐设计,由孟特劳克公司施工。1933年,天津回力球场在意租界建成后,正式定名为“天津意商运动场”,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在驻上海意大利领事馆登记,注册期限为10年。回力球场是一座4层钢混结构,立面设计强调竖向构图,高达36米摩登式的塔楼建筑,其内部设有高15.6米,长53.9米的回力球赛场和大看台、彩票房、宴会厅、舞厅、健身房、休息室等设施。窗间墙以竖线为主,正面有姿态各异的回力球运动员浮雕装饰,富有体育建筑的特色,有现代建筑特征。

1934年9月20日,天津《大公报》以“世界上最快速度之球戏”的一整版广告震撼津城,回力球场将在意租界内开张纳客。为突出球赛特点,球场的外檐墙裙装饰有运动图样的浮雕,引人入胜。球场内不仅有意式餐厅、风情酒吧、豪华舞厅等,在4楼还设有屋顶花园,成为民国时期天津著名的交际娱乐会所。

雄伟壮观的大楼,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建筑的特色和南欧的建筑风格,堪称意租界的标志型建筑之一。大门入口的门厅上方有八角形塔楼,该塔楼在1976年地震中损毁,于2008年恢复。室内球场北面为白色高墙,南面和西面为二层楼的看台。和回力球馆相连的是一座小楼,小楼大门的台阶处设有一排小窗口来出售号码和兑奖,赌客便在这里买号作为门票和赌票。赌票分为独赢、双独赢、位置票联猜券等种类。

当年在津的下野军阀、蜇居寓公及豪绅巨商多以在回力球场娱乐消费为时髦,他们抱着追求刺激的欲望,整天泡在球场里寻欢作乐。因此,场方除了赛球外,还增设了舞场、酒吧和餐厅等副业,供应咖啡、冷饮、中外名酒以及中西大菜。据传说,当年北京市长周大文和军阀张宗昌的秘书吴桐渊,都在此输掉了几所楼房。曾任淞沪护军使的宫邦铎,长期沉溺于回力球场,终至家业败落,妻离子散。更有法工部局的文案载某,为一瞬间输掉一大笔钱而导致情绪激动,当场因脑溢血而丧生。

1942年,球场改由瑞士人李亚溥经营,改名为海莱运动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停业。1945年,天津意大利租界被中国政府收回,回力球场被勒令停业;1946年3月,回力球场又被驻津美军以作为消遣场所为由,改为美国军人俱乐部,专供美军做娱乐之用;1947年5月,回力球场的餐厅恢复营业,但仍不准进行回力球比赛,不久即宣告歇业。天津解放后,回力球场收归国有,改做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与此同时,将原回力球场的设施拆除后,改建成文化宫大剧场,成为全国第一家工人文化俱乐部。目前,整修后的“新一宫”取名“马可·波罗国际俱乐部。

Hash:60bf89600153e90a973aba05538bd9f4d33f133f

声明:此文由 讲故事的翁老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