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理工附中行政党总支参观理工大学校史馆

2017年10月19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行政党总支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新馆,学习了解理工大学和理工附中血浓于水的历史文化,加深对党的认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爱国情怀,同时缅怀为国防军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革命教育家。此次活动由行政党总支主办,第三行政支部承办。

理工大学校史新馆坐落在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5号楼二层,于2017年9月22日开馆,展区1591平方米,设有校史馆常设展区及科技成果展区。其中,校史馆常设展区754平方米,用于展示校史校情,共设有序厅和“延安诞生丰碑永存”、“辗转华北薪火相传”、“迁址北京蓄势拓新”、“光荣京工矢志国防”、“艰难岁月恪守使命”、“改革开放再谱华章”和“追求卓越开创未来”7个展厅,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理工大学自1940年建校以来的办学历程和办学成就;科技成果展区566平方米,是全电子屏的通用、机动展厅,展示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及其它展览。

参观理工大学校史馆

周立伟院士的日记本

党员们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与理工附中的深厚情谊: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理工大学的主要领导。她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1946年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后,合并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1951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而理工附中前身就是当时成立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即解放后的北京工业学院的附属中学,1990年,随“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而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理工大学的9号楼还曾是理工附中的校址之一。“延安根、中国梦、北理情”是大学和中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共同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的9号楼曾是理工附中的校址之一。

通过观摩数万文字史料、千余张图片以及大量的实物、立体模型等,党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理工大学的飞速发展和老一辈革命教育家、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北京理工大学从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的几十眼窑洞百十名师生,只有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农业科、林牧科5个学科,成长为一所拥有四个校区,17个专业学院,涉及10个学科门类“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开放式大学。70年多来,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被誉为“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活动后,党员们还相互交流自己参观理工大学校史馆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2017年10月19日中午,我跟随支部一起参观了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从1940年在延安诞生为抗战建国服务,到21世纪的今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从露天课堂、吃住窑洞,到现代化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一直坚持“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从奉献伟大祖国出发”,其“引领之雄心、育才之恒心、报国之决心”令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受到极大震撼,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青年党员,我更应多学习徐特立等老一辈教育家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热心与恒心,在十九大召开之际,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风采,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玉晶

理工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成长史。一份份手稿,一项项成就,无不体现一所大学的厚重与沉淀,自信与革新。

——孟娜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内一幅幅老照片阐述着北京理工大学的往昔,通过参观深刻感受到北京理工大学悠久的历史与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图文并茂的信息版和充满历史印记的实物展示着北京理工大学各个方面的精神风貌与杰出成就。

——张媛

参观了理工大校史馆后,我为自己身为一个理工人而感到自豪。校史馆里陈列的每一项技术发明,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表明一代代理工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缪儒婧

今天下午荣幸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校史展,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和良好的学风,校风,巩固军工在学科领域的领先和前列地位的同时,实现了五个历史转变,整体实力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产生了国际影响。

——张永红

徐更光用手捏炸药就可以估计出它有多少克,作为教师也应该对业务精益求精,不断进取。

——张春鸿

历害了我们的理工大!老一辈革命家、科研专家、新一代高科人才,他们对专业的刻苦钻研、技术上创新、工作中默默无闻、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王彩云

今天参观了北理工校史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北理工的国防技术那么牛啊!在国防科技和国家重大研究任务中的地位很高,整体科技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我认真阅读了北理工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北理工的历史,品味了北理工的文化。不虚此行!

——夏蕾

摄影:彭警

文字:彭警

编辑:彭警

Hash:0a05a6ecf6493234ba7fe89ead8d2126a42c1be8

声明:此文由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