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北校区一周新闻速览(12.16~12.22)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本期导引

☆ 要闻速览:高一年级辩论赛

初一年级科学实验展演

☆ 班级之窗:初二1班北大之行

要闻速览

01

高一年级辩论赛

12月16日下午,我校高一年级辩论赛决赛顺利开赛,本次决赛的正方为高一五班,反方为高一三班,两支劲旅就“回顾历史,我们更应该铭记辉煌还是更应该铭记苦难”的辩题,展开激烈交锋。本次辩论赛聘请的评委由政治组老师和校辩论队指导教师担任。

辩论过程中,选手们深刻的辩驳与从容的姿态,展现了交大附中学子的自信风采,台下不时掌声雷动。在正式比赛之后的表演赛环节,各个班级的辩手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语言的表达中融入了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此次辩论赛很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口才与逻辑思维能力。

02

初一年级科学实验展演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普及科学知识,我校科技教研组邀请了曾经四次获得国家专利的田若平老师给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呈现了一场大型科学实验展演活动,校长助理祖浩东,年级组长杨邵豫亲切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妙趣横生的科学表演、有趣互动的实验项目,让师生们体会到科学知识的无穷乐趣。展演活动持续了2个多小时,师生们在玩中学习了科学知识,也让自己离科学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03

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

交大附中语文研讨课

12月17日,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交大附中推进学科德育新实践的语文研讨课在北校区举办。课题组语文学科高中负责人田圆老师、初中负责人赵岩老师及十一学校特级教师史建筑老师莅临指导,海淀区“绿色成长”项目基地校的语文老师和交大附中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为专家授课、研讨交流、嘉宾讲座三个环节。我校语文组特级教师邢国英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研讨课,他通过对《我与地坛》一课的深入挖掘,带领现场的师生们,一起进行“探寻生命的况味”的旅程。后来,十一学校特级教师史建筑进行了学科德育的主题讲座,他以十一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为例,谈了自己在语文德育课程上的理解和具体案例。

04

集团教育教学专家督导团

来北校区开展综合督导

12月18日上午,由交大附中教育集团戴文胜校长率队的一行40余人,来到北校区开展为期一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教学特色主题工作督巡。

通过听取汇报、走进课堂、展开座谈等方式,督导团对北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认为,学校处处洋溢着幸福感,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理念先进,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教研氛围非常浓厚;担当意识强,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05

生物教研组专家讲座

12月19日,生物教研组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谭永平开展了一场以“生物教材中的情景创设”为主题的专家讲座。谭主任专业知识丰厚,曾参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的编写,他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由浅入深,从理论层面及具体事例为老师们详细解答了什么是情境,为什么要做情境创设,以及好的情境是什么样子的。他谈到,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可信、接近、情真、理蕴、意远,要让情境在新奇中有道理、矛盾中启思维、延伸后成线索、平淡中见神奇。短短一个小时,满满都是干货,老师们感觉意犹未尽,获益匪浅。

班级之窗

青春少年北大之行

初二1班 崔钰翔

11月17日,交大附中初二1班的同学们迎着金秋的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北京大学

未名湖畔秋风微凉,柳枝低垂,黄叶微漾,正是一幅“秋色连波”的深秋美景图。同学们流连在此,留下了一个个青春少年的英姿。

随后,同学们走进北大校史馆内,在董翘楚同学爸爸的耐心讲解下,参观北大校史馆。北京大学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时,北大也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地方。但以前我只知道它历史悠久,却不知道具体的故事,直到那一天,我有幸参观北大校史馆,去了解北大真实的历史。

踏进北大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有“大学堂”的古朴牌匾,旁边是八个大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就好像北大没有校训一样,鼓励学生思想开明,不被传统所束缚。向左一转,一面面洁白的墙上是琳琅满目的图片和展品,有名人照片,也有以前学生的笔记,旁边配以大量的文字解说,告诉我们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董翘楚爸爸的讲解声中,没有一个同学说话,大家专注的看着墙上的展品,听着一件件沉重的历史,心理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是感动,也是悲伤。这不仅是因为北大的艰难发展,也是因为北大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代表了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北大的历史已经如此令人心酸,中国只会更甚。

我认为这次北大校史馆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让我了解了北大和中国的历史,也让我对祖国这么多年来的艰难发展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敬佩。略北大的百年风云历史,感受先哲们的光辉思想。

抬头仰望,巍巍的“大学堂”牌匾,与飞扬恣意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书法相得益彰,仿佛向世人倾诉着它的跌宕起伏。

同学们沐浴在暖暖秋日阳光下,漫步校园内,未名湖畔上微风吹来,1919年五月四日,五四运动在这里最先兴起,那一颗颗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会被忘却,而我们也要学习先辈,将那颗爱国之心发扬下去,为祖国争光。

学子说

北京大学不仅有浓郁的书香气息与美景,更有着历史的沉淀与启示。无论是一片空白的校训,还是未名湖名字的由来,无论是百日维新时的京师大学堂,还是今时的北京大学,都在昭示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初二1 班 闫妍

我们还在展厅中了解到许多杰出的名人都在北大任教,像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他们都为打破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平安的时代,但是我在参观过北大校史馆后明白了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为中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初二1班 万子冉

踏进北大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有“大学堂”的古朴牌匾,旁边是八个大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就好像北大没有校训一样,鼓励学生思想开明,不被传统所束缚。墙上的展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沉重的历史, 我们的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是感动,也是悲伤。北大的艰难发展,也代表了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此次北大之行让我们对祖国这么多年来的艰难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佩。

初二1班 韩之桐

让我们铭记今天的努力与感动

把它们藏在记忆的深处

让我们奋发青春的力量

再续附中的骄傲与辉煌

文字编辑:李海燕

素材来源:高一年级 初一年级

语文教研组 生物教研组 初二1班

活动策划:学生发展中心

Hash:996fb71727c2b3d32b4b87a7b29c2b177a21d363

声明:此文由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