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思想!第三站:北京大学校史馆

北京·海淀青年·云游五四

编者按

五四精神像是不熄的火炬代代流传,仍旧在海淀的大学校史馆里,在海淀的博物馆、纪念馆里照亮时代。

请跟随小海,前往咱们的第三站,北京大学校史馆

百年前

北大人发起运动

北大人起草宣言

北大人勇当先锋

百年来

五四精神早已融入了北大血脉

这是民国期间最著名的北大校长

蔡元培先生

这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这是北大名人墙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一个个历史书上的名字

曾活跃在这里

《新青年》《新潮》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学者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这是五四时期北大三大科学季刊

这是“新潮社”

它诞生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前夕

罗家伦、傅斯年、许德珩

都曾经是它的成员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5月3日晚

北大1000余名学生

与12所学校的学生代表

在北大三院礼堂召开大会

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

悲愤填膺

当场咬破中指

撕下衣襟

血书“还我青岛

学生们争相演说

慷慨激昂

5月4日

北京各大院校学生三千余人

天安门举行集会示威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时北大演讲队所用旗帜

1920年3月

在李大钊的指导下

邓中夏、高尚德、何孟雄等19人

秘密发起成立了

中国最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同年10月

北京共产党小组

在北大红楼图书馆李大钊主任室成立

11月

北京共产党小组

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

五四运动

让科学与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历史自此翻开崭新的篇章

北大是五四先锋

曾经是

未来也是

明日预告

明天

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五四纪念碑见!

编辑 / 吕浩楠 校对 / 臧婷 审核 / 付旭俊杰

Hash:63f39e58ccb5d2b6688ccc662f98384861ff20b1

声明:此文由 发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