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曝光了!大兴人家门口将新建一座“皇家园林”

截至7月6日24时,

大兴在元明清三代

都是皇家游玩、驻跸的宝地

提起大兴的皇家园林

您能想到什么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

皇家苑囿南海公园

其实咱大兴还有三处

皇家园林在规划或者建设中

它们是南红门行宫、团河行宫、德寿寺

其中团河行宫、德寿寺 不日将对外开放!

南红门行宫遗址公园

在上个月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举行的“北京市大兴区重点产业园区云推介”线上直播活动上,首次曝光了南红门行宫遗址公园的规划。

从规划图来看,南红门行宫遗址公园面积相当大,位于京台高速与南六环交界处东侧,大兴人熟悉的北普陀影视城也包括在内。历史上的南红门行宫则位于“南红门内里许”,即如今的大兴区南宫村路西。

南红门行宫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宫门两重,坐北朝南,门对着南苑的苑墙。前殿五楹,御题额曰“芳甸怡春”西间是佛室。后殿五楹,御题额曰“景湛清华”。三卷房东间题额曰“畅远襟”,内间题额曰“理趣”。

行宫西北建有晾鹰台,高六丈,周长一百二十七丈,大清皇帝在此阅兵。南红门行宫为清朝皇帝在南苑晾鹰台大阅时的驻跸处。康熙帝、乾隆帝等皇帝巡幸畿甸、阅视永定河工时,多在此驻跸。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八月(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

晾鹰台遗址 图源:zqbxi

2018年有村民发现了南红门行宫的遗址,当时是老百姓的庄稼地,有一些民房。在拆除清理的过程中,有老百姓打电话说,可能发现了康熙的南红门行宫遗址。

考古部门此后发现了当时地基的三合土等,经过协调,这块地保留下来,作为之后文化开发、历史研究用途。

南红门行宫复原模型图 图源:北京最新鲜

也有说现在的北普陀影视园所在地就是南红门行宫旧址,现在的北普陀寺就是在原南红门行宫三圣庙的遗址上重建。

北普陀寺 图源:bjjzj

团河行宫遗址公园

团河行宫位于南五环南侧,团河村西侧, 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园林建筑占地约400亩,是清代南苑四大行宫中,规模最宏伟,景色最秀丽的一座,被专家称为“皇都第一行宫”。

团河行宫修复效果图

行宫两次毁于八国联军与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之下,是京南现存的唯一一座仍处于原址,具有修复价值的行宫遗址。

1985年后,北京市文物局、大兴县委县政府为保护文物,多次对团河行宫进行了保护性修缮。2004年团河行宫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工程严格按照史料恢复其在同治、光绪年间的历史面貌。

去年传来了团河行宫主体修缮基本完成,计划于2020年开园的消息。现在游客还不让进,修复效果可以跟小兴抢先看看。

行宫四周土山蜿蜒起伏,行宫内有著名的璇源堂、涵道斋、清怀堂、漪鉴轩、镜虹亭、珠源寺、归云岫、狎鸥房等团河八景,还有云随亭、翠润轩、鉴止书屋、御碑亭、四方亭、大小船坞等著名建筑。

▲团河行宫大小船坞与漪鉴轩

▲行宫最高点:镜虹亭

▲位于湖心岛的凉亭

▲翠润轩

▲云随亭

德寿寺公园

德寿寺现位于地铁旧宫站南300米处,为顺治十五年(1658)由世祖章皇帝即顺治帝下令修建,是清代皇家一座重要的庙宇。

德寿寺受到顺治与乾隆两位皇帝的青睐,分别在此隆重接待了西藏五世达赖喇嘛和六世班禅额尔德尼,颇有历史地位。

德寿寺复原模型图 图源:北京最新鲜

德寿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民国时期两度被毁,仅存两块汉白玉制石碑。大兴区在史料的基础上对德寿寺进行了重建,并已基本完工,建筑错落有致,古意盎然,重现了已经消失的历史景观,不日将对外开放。

▲重建后的德寿寺

▲德寿寺影壁

▲“化通万物”牌楼

▲“觉被群生”牌楼

寺庙内部的布置也有史料记载:步入山门,前院内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钟、鼓楼前旗杆耸立,珠幡高悬。北部有佛殿三楹,经过佛殿进入中院,北面大佛殿五楹,东西有配殿各三楹。大殿内供奉释迦佛及阿蓝伽舍佛。大殿前有金鼎一尊,院内有东、西两座高大穹碑。

德寿寺内部照片 图源:北京日报

团河行宫与德寿寺不日将面向公众开放,南红门行宫将如何进行文化开发、修复重建,就让咱们拭目以待吧!

END

|来源:爱我大兴、部分图片及材料来自网络

|编辑排版:赛于谦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1fac7803fa00a1f77d2fe13425faad9a19eef139

声明:此文由 爱我大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