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博展览 | 隐藏在砖雕里的信念——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红光寺)

今天小编要为您介绍的是一座与众不同的清真寺

——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红光寺

图丨循化西路军红色革命旧址(红光寺)

文 物 档 案

名称: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红光寺)

类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地址青海海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

简介:1939年至1946年间,军阀马步芳将四百余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被俘战士,押解关押到赞卜呼集中营(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红光村),强迫他们从事伐木、垦荒、修路等各种苦役,该寺正是由被俘西路军设计、取材并修建的。西路军战士在建造该寺时,在敌人严密监视下,巧妙地将红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领章等象征革命的图案融入花砖之中,以此表达坚定的革命信念。这是全国唯一由西路军修建的清真寺,极其罕见,不仅造型独特,还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1

饱经苦难挫折

1921-2021

图丨循化西路军红色革命旧址(红光寺)

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红光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该旧址主要由红西路军被俘人员修建的礼拜大殿、唤醒楼组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西路军精神,2014年,这里被命名为“海东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主力率五军、九军、三十军等部队根据中央指示组成西路军,赴河西走廊执行在河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打通国际交通线的任务。在河西走廊遭到国民党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数十万人的围追堵截。红西路军指战员进行了顽强战斗和残酷斗争,他们在内无给养、外无援军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多月,最终惨遭失败。

西路军指战员除壮烈牺牲的人以外,12000余人不幸被俘,押送至西宁6200余人。此后,马步芳先后多次在这些西路军被俘战士中,挑选出18岁至20多岁的青壮年,组成“工兵营”或“劳动队”,调往青海各地强制进行苦役劳动。在“工兵营”的被俘红西路军战士长期承受着超乎寻常的艰苦劳作,每天忍饥挨饿,受尽折磨,劳动时长超过十几个小时。

2

寺不忘初心

1921-2021

图丨砖雕

1939年至1946年,马步芳将被俘西路军指战员400多人组成“工兵营”押解到循化县古什群峡南岸的赞卜呼(今红光村),修建房屋、伐木垦荒、开山筑路。共计开垦荒地1700多亩,修建巨型水车5架,住宅围墙60多处。其中,红光清真寺就是在此期间由红西路军亲手设计、取材、建造的。在建造红光清真寺时,尽管红西路军被俘战士时刻处于敌人严密监视和敌人的刺刀、枪口下,但他们顽强斗争、机智周旋,冒着生命危险,在烧砖制坯时巧妙地将“五角星”“镰刀”“斧头”“领章”等象征红色革命的标记符号,刻印在大殿屋脊的青砖上。

同时,与撒拉族传统建筑风格不同的是,红西路军将清真寺的唤醒楼建造成代表西路军前身红四方面军番号的四角楼造型,寺内四根柱子采用一根到顶的通柱,暗含着革命到底的决心。

3

书写历史册页

1921-2021

图丨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红光寺)

红西路军被俘指战员身陷困境,却仍坚信革命必将胜利,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坚定信仰,体现了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献身精神和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正是这些代表革命、寄托情感、表达信念、鼓舞斗志的红军符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一处处旧址

一件件实物

一座座纪念馆

一个个故事

承载着坚如磐石

信仰信念

保护革命文物

铭记峥嵘历史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 精彩预告 | 今晚,青海平弦花儿剧《绣河湟》于青海大剧院正式上演!

●【文旅时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青台共话文旅产业新愿景

●【文旅时讯】青海展区精彩亮相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

供稿:青海省博物馆

图文编辑:厅信息中心

投稿邮箱:qhwlwx@163.com

Hash:4a581f3df5e6d7a7b407a84129d58963c0c9afd4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