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的摩崖石刻,每个都有故事

广东汕尾陆丰碣石镇,自古以来是粤东沿海的一处军事要地,扼“惠潮两郡门户”,是一座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古镇。碣石镇金厢湾临海一侧有广东地区最为独特的景致——摩崖石刻,其中以“龙石”“镇海石”最为有名。

龙石

“龙石”是这里最大的一块摩崖石刻, 14米高,3000多平方米, 状如一条巨龙在海边饮水, 尤其从远处眺望, 更是栩栩如生。其实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的并非“龙石”的逼真造型, 是因为它跟一段真实的历史有关。

1927年, 南昌起义失败后, 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退到潮汕地区, 周恩来冒着生命危险, 从附近的金厢洲渚村乘小渔船抵达香港, 再从香港辗转回上海中央总部, 继续领导革命。

为了纪念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广东籍书法家赖少其赋诗于龙石上。诗云 : “洲渚夜如釜, 遥天一砥柱。抢渡竭石湾, 猛如下山虎。”形象地描述了周恩来当时的英勇壮举。 将这一历史事件镌刻在巨石上, 是希望后人将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永远铭记在心,代代相传。

镇海石

“镇海石”高五米,围宽八米,是汕尾境内最有气势的一块摩崖石,也是整个海滩上最为醒目的一尊巨石。它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滩丧,有种唯我独尊的气势。

相传北宋名将杨文广奉圣命,带兵征伐南蛮。转战至观音岭海滨,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杨文广拔出祖传宝剑,抛向潮头,手起剑落间,海面顿时风平浪静。海水退却后,宝剑化为巨石,屹立在海滩一角。

明神宗万历年间, 朝廷为缅怀杨文广的功绩, 钦命参将成大儒在巨石上凿刻 “镇海石” 三个大字。到了明万历庚子年, 胡国卿又在镇海石一角题刻 “扬威止水”纪念此事。清光绪十七年,镇碣使者邓万林、黄如山等人分别题刻“永镇安澜” “天水一色”“天水相与永”等文字。

至今, 镇海石还傲然屹立在碣石湾畔。 远远看去, 它像一位身披盔甲昂首挺胸的将军, 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茫茫大海, 以不容侵犯的凛然气势屹立在海滩上,守护着背后的青山黄土和黎民百姓。

Hash:ffc800764226a5d95995965eed0399b11ce41151

声明:此文由 发现城市之美官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