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馆藏珍贵文物近4000件,年接待观众达6万多人次,莱西博物馆不平凡!

莱西博物馆

莱西市博物馆位于莱西市上海西路17号,为一座二层楼房建筑,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属综合性地志类博物馆。先后获得青岛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突出贡献单位、连续多年被莱西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科室”等荣誉称号。

2009年5月启动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馆内常设《莱西历史文物展览》基本展览,以及《莱西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成果展》《岁月记忆---莱西老照片展》《探源青岛---莱西旧石器考古发现特展》等专题展览。展览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基本体现了莱西历史发展的序列。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参观,年接待观众达6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现有馆藏珍贵文物近4000件,陶瓷、铜器、玉器书画、钱币、革命文物、民俗文物等门类较为齐全。岱墅西汉墓出土的大木偶,至今仍属考古发掘所仅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木偶之最和木偶戏的鼻祖,受到国内外考古学界和木偶艺术界的关注与重视。出土的商代青铜钺,形体硕大,为诸侯王或军事首领权杖的象征,一向被视为青铜重器,出土数量极少,尤为珍贵,有着重要的历史与文物考古价值。

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通过多年来的文物调查,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境内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达160多处,已公布为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5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莱西市级39处。丰厚的文化遗存,为莱西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012年,市博物馆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专业机构院校,在莱西开展的“探源青岛”工程暨旧石器考古调查,对大沽河、小沽河、五沽河以及洙河流域进行了重点调查,发现了二十多处旧石器地点,采集到一百多件旧石器标本。这是青岛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迹,填补了青岛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空白。把青岛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推到数万年前,是青岛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

来源:摘自《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通用知识读本》 

Hash:4f960d010f75b783e8532afdccc0e5d6d5d5051b

声明:此文由 莱西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