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沔城,汉王故里:他是陈汉开国皇帝,实力强大却败给朱元璋

千年沔城,地处江汉平原,在历史的长河里已经流淌了1500余年,拥有众多且深厚的民俗风情与文化,是荆楚大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却鲜为人知。

它是今天湖北省仙桃市的“母亲城”, 从西魏起先后16次设郡(府、路、州)治所,拥有众多的人文古迹与古城遗址,历史上,这座古城还曾经出了一个皇帝,灭元兴汉,创下了“三分天下,陈有其二“的辉煌业绩,此人即为陈友谅。

古老沔城,汉王故里,陈友谅故居是沔城之旅千万不能错过的地方。这是一个汉王故居与道观结合的古建筑群,地处沔城南正街。据记载,这里原来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员外的府第,元顺帝至元三年,易主于陈友谅。陈友谅在起事反元之前,遵从其妻张凤道的意见,按诸葛亮八卦阵形加以改建, 号称“神奇迷宫”,更有“一观十殿”之规模。

陈友谅与夫人张凤道在此居住了14年。

但其故居之所以还融合了一座道观,于此改建并无主要联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命内弟马鲁为沔阳知府,授沈友仁为指挥使。为消除陈友谅在沔阳百姓中的影响,沈友仁就将其故居改建成道观,名为“玄妙观”。

清康熙年间,因避圣祖玄烨之讳,曾改名“元妙观”。但在咸丰四年被太平天国义军焚毁,光绪七年重建,1941年又毁于抗战。今日所见的玄妙观(陈友谅故居)是1984年原遗址重建,并用回”玄妙观”一名。”玄妙观”下方的题字“大汉陈友谅故居”是由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李国平题写。

玄妙观不大,但松柏苍天,草坪绿地,有假山亭阁、蓬莱仙居,此外还有众多古迹,如陈友谅石刻像、刑锅、青云接武石牌、玉泉井等。

陈友谅作为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不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更是陈汉开国皇帝。但在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却被描述成了一个有野心、有阴谋,不得善终的坏形象。

历史上的陈友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元末乱世,百姓民不聊生,遂萌发了他灭元兴汉之志。1351年,徐寿辉起义并且建下天完政权,陈友谅投效麾下,由于他当过县吏,行政能力不错,很快就得到了直属将军倪文俊的一路提拔。

随着倪文俊当上了丞相,领军大元帅,陈友谅渐渐开始独立领军,并被外放,去驻守天完国的战略要地。对于 陈友谅来说,倪文俊绝对是一个伯乐。但就在倪文俊与徐寿辉反目,兵败之后投奔他时,陈友谅却假意迎接倪文俊并取其人头,转身献给了徐寿辉。

也许是为了自保,也许了是为了取代倪文俊,他这一举动安定人心,维护团结,得到了徐寿辉的器重。不仅接管了倪文俊的军队、地盘,还入主了天完国核心地区,武昌汉阳

随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陈友谅不甘被徐寿辉压住,他想取代徐寿辉。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

虽然落下了“忘恩负义,叛主弑君”的坏名声,但陈友谅却并不在意,也没意识到“将士皆离心”,反而愈加骄狂,独断专行,在军事上、政治上犯了一系列错误,许多将领对其不信任,纷纷投奔朱元璋。鄱阳湖一战,最终战败被杀。

陈友谅死后,太尉定边将其遗体运回武昌,安葬于蛇山脚下,并拥立其子陈理为帝。1364年,朱元璋大将廖永忠攻克武昌,陈理投降,大汉政权就此灭亡。

朱元璋曾评价陈友谅,说:“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城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可见陈友谅的失败,并非是实力不够,而是对身边之人的残酷、无情。《明史·陈友谅传》,有记载:“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可比起朱元璋,陈友谅缺乏政治家、军事家的智慧。在游览玄妙观时,遇到几个沔城当地人在谈论陈友谅与朱元璋,其中一人不由感叹,如果陈友谅在权术、智谋等方面十分高明的话,也就没朱元璋什么事情了。

但在沔城人心目中,陈友谅并非完全残暴,更不是金庸小说中所描述得那般夸张。

1984年,沔城人为纪念他,便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在建筑一层,有这么一件文物引起我的注意:刑锅,据说是效仿诸葛亮所造。当时有两口锅,除了这刑锅,还有一个军饷锅,但下落不明。

关于这刑锅,沔城至今流传着这么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意为陈友谅义军把当时那些酒荒色淫、欺压百姓的官吏,下到这口锅里处死,以解民愤。

可见,底层出身的陈友谅是深感百姓疾苦的,且多年如一日实行仁政安抚百姓,其治下的湖广地区,是当时出了名的民心安乐经济富庶的乐土。哪怕兵败身死,湖广老百姓依旧哀悼敬重。否则朱元璋也不会为了消除他在沔城的影响力,而改其故居为道观。

如今,历史已定居,历史已过去,历史的记忆,功过褒贬自有春秋评说。陈友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吴晗所言:“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

Hash:62db64a5fd796525c077675eed3bfc455c84e466

声明:此文由 苏丹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