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石佛寺重新修葺了!在庆云生活这些年,你去过吗?

石佛寺,位于庆云石佛寺村村南,始建于元代,毁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1993年,受庆云县人民政府委托,庐山诺那塔院的仁光法师来此重建。庆云石佛寺虽小,“大雄宝殿”匾额却是曾为开封大相国寺”、九华山“祗园禅寺”等题匾的赵朴初亲书,山门“石佛寺”匾由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题写。

石佛寺山门,坐北朝南

2017年5月11日,智慧庆云到石佛寺探访,听清边法师讲述石佛寺的故事....

历史传说

相传,有夫妻二人在马颊河畔结茅修行,某年夏秋之交,梦见有两尊佛像漂流而来。几日后,天降大雨不停,村前马颊河洪水泛滥,果然两尊石佛与一口巨钟冲滞于此,夫妻二人高兴至极,遂建小庙供奉。

清边法师

后来佛教弟子及香客募捐,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名石佛寺。自寺庙竣工后香火鼎盛,本地再未遭洪水洗劫,年年风调雨顺。夫妻二人在寺北定居,男号元龙,女号仁凤。寺院占地12亩,正殿3间,偏殿24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及石佛爷爷、石佛奶奶。

寺庙布局

一、放生池

一过山门,迎面正在修葺的是放生池。“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池是许多佛中都有的一个设施,一般为人工开凿的池塘,为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让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如鱼、龟等放养在这里。信徒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象征了“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

正在修葺中的放生池

二、九龙壁

石佛寺的九龙壁在修葺过程中将挪至山门前方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汉族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墙、照壁。影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中国的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王公的宫殿正门的地方,在寺院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九龙壁。

三、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因此得名。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石佛寺天王殿

四、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

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石佛寺的大雄宝殿中供奉三尊佛像,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接引众生。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大殿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

在正殿佛像背后,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为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大雄”为佛的德号,为什么叫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其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其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其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其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宝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除了山门、九龙壁、天王殿、大雄宝殿,石佛寺还建有观音殿,现在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有钟楼鼓楼藏经阁等。

你若生,我便着红衣,三千青丝待君绾。

你若死,我便着白衣,青灯古佛了此生。

部分照片来自:张丽 赵强

推荐阅读

Hash:42b36c30eacad7af1a54fbf6d36c921db11e87a9

声明:此文由 智慧庆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