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越王遗迹之印山越国王陵

2018年8月5日,我自驾去参观印山越国王陵,即木客大冢。这是著名的越王勾践之父—越王允常之墓。

史载公元前两千多年,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到越地(今绍兴),号於越。自无余传二十余世到允常。允常最迟于公元前510年即位称王,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国家。“越之兴霸,自允常矣”。越国在他的领导下,逐渐由弱变强,开始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史载允常逝于公元前487年,后下葬于印山

印山位于绍兴市兰亭镇木栅村,地方较偏。事实上,这座大墓所在的印山四周全是农田,没有人家。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越国王陵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了40多件文物。据说出土的文件价值可与秦王陵相媲美,于是就有了“北有秦宫,南有印山”之美誉。当年越国王陵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之后,越国王陵被修建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印山越国王陵浏览线路图)

然而此去经年,如今的越国王陵却是门可罗雀,荒凉至极了。

(远看印山上的王陵展示馆)

(这里展示的是一根墓室用的斜撑木)

进入景区,原先的购票处已经关闭,未见工作人员。于是直接进入大墓展示区。空荡荡这么个展示区内,只有我一个人。内心免不了有些忐忑的。不过,整个展示区管理非常好,干净明亮。

(王陵展示馆)

为了能看懂这座大墓,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相关介绍。

这座越国王陵是一座长墓道的甲字型竖穴岩坑木室葬,由隍壕、封土、墓坑、墓道、墓室和陈列室组成。

(大墓全景)

(大墓近景)

说起古墓,一般人都会想起各类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盗墓活动。考古人员在这个大墓的封土层中也发现了盗墓痕迹。除3个现代盗洞外,还发现大小略异的古代盗洞7个,表明大墓在古代已遭盗掘。所有的古代盗洞,均垂直打入墓室或甬道,深达15米左右。

(大墓侧面的一个盗洞)

(大墓上面的封土层)

考古人员通过这座大墓而探知了越国特殊的王陵制度,暴露于外的隍壕、巨大的凸字形岩坑、三角形的木椁墓室、大型的独木棺,以及为保护木椁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腐措施,这些构成了越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这个大墓对于研究古代越国文化极具价值。

(大墓用青膏泥、木炭、树皮做的保护层展示)

参观完大墓,从墓道出去。

(大墓的墓道)

道外荒草一片,凋零已久。

(大墓外景)

Hash:7b5d24f54cd7f2a8dda13f3132f1aed54fce9023

声明:此文由 新联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