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加油!你是最棒的!一位从大丰走过女孩的励志故事!

题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摄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 陈蔡明

朗诵:上海铁路南京客运段 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 陈静美

在南京理工大学每年一度的“二月兰”诗会上,坐在轮椅上的王忆和她的父亲以一首诗歌的朗诵为大家鼓掌、称赞。今天,父亲的女儿长大了,她以一根手指敲打生命的琴键,以一首首饱含深情和哲理的诗篇朗读人生。每当俯首吟听王忆的喃喃低语,总有一份源自对生命的感动。每当看到父亲推着女儿的轮椅,总有一份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王凤刚:

以我坚硬如山的诗行

伴你轮椅上的青春

作者简介:王凤刚 江苏盐城人,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曾经在大丰工作三年,2014年被江苏省列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选拨培养对象。现为民建江苏省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2016年春天,在“书香江苏经典阅读”活动中,著名作家王蒙与王忆亲切交谈。

我从你的世界路过

不惊心 不打扰

就这么惊鸿一瞥

这便会成为我

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

我走过你来时的路

想着

足下的脚印是你踩过的

于是

我也跟着踩下去

以为这样就能感受到

你余留下的温度

我从你的世界路过

脸上没有泛起

过多复杂的表情

只是倾心的一笑

站在你门前告诉自己

你的世界 我已来过

是啊 我只是从你的世界路过

我很清楚 你的世界里没有我

无论怎样的相遇

无论怎样的交集

我始终不愿

在你安静的生命里

掀起令你焦虑的波澜

所以 心甘情愿的

演绎着过客的角色

我太过明白

前方的路灯已开始闪烁

车流气笛声也开始鸣响

我还是要走的

路过的 终究是路过

永远无法稍作停留

而我不停地问自己

到底是要有多强大

才有足够的勇气

从你的世界路过

王忆在大丰荷兰花海

这首广为朗诵的小诗是我女儿王忆,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的心声。

王忆今年28岁,是一个重度脑瘫患者。8个月大时,她不会坐也不会爬,连讲话都含糊不清。稍微大些,她只能坐着粉红色的塑料小凳在地上一点点挪动,是那种全身扭动着、颠簸着的挪动。

王忆8岁时,我在大丰挂职锻炼。她的妈妈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抱着弱得像根小草的女儿来海边看我。站在盐碱地上,迎着刀子一样的海风,我差点失去坚强。

随后的日子,我从女儿身上学会坚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女儿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完小学、初中,在家里接受辅导读完高中、学习完大学文科课程。生活的窗口打开后,王忆身上的文学天赋被激发出来,她贪婪地、像喝水一般地看书上网,在深夜静坐思考,用一根尚能灵活舞动的手指,在电脑上敲出50多万字,并且在三年多时间出版五本诗文集。

我的工作在沿海,我愿意王忆是海的女儿,那朵朵浪花就是女儿最美的诗情。

1

背 着 女 儿 去 求 医

1988年,我和爱人在南京金陵饭店留影。

1989年,盐城伍佑镇照相馆,结婚照。

我和我爱人1989年结婚,当年12月21日生下王忆。王忆出生时,由于宫腔窒息和接生的医生疏忽,当时虽然抢救了一个礼拜,但医生认为并无大碍,认为身子软是缺钙。8个月大时,她不会坐,不会爬。我们就四处求医。1990年8月,我清楚地记得,和爱人吕开萍抱着女儿买了6.6元一张的汽车票,从盐城老家赶到南京,然后第二天早上5点到南京儿童医院挂了个第一号。医生仔细检查之后说:“回家再生一个吧,这个小孩没用了。”那是我们第一次听说“脑瘫”这种病,那一刻天一下子就塌了。

从此,爱美的爱人不爱出门了,一方面是女儿不会坐,只能抱在手里,另一方面听同龄的姐妹们讲到各自孩子的时候自己心里会痛。我也被迫放弃了到南方工作的机会,夫妻俩不出门看报纸看电视,哪有治疗信息就带着女儿去哪里。

1994年春天,与王忆在北京看病期间,游览天安门

1994年春节,在盐城伍佑老家。

王忆5岁那年,我们变卖了家里的摩托车,拆了电话取回初装费,又向亲戚们你家五百他家八百地借,凑了2万多块钱,王忆的奶奶一针一线把钱缝在我胸前的衬衫上,我把女儿背在身后,吕开萍扛上铺盖和女儿的水瓶、奶瓶,还有女儿吃的八宝粥和一家人吃的方便面,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情进了北京。我们一共在北京住了53天,住的是12块钱一晚的地下室,白天辗转各家医院,听到的全是无法治疗的坏消息,甚至在医院的门口,还能见到被遗弃的脑瘫患儿,那时候我们夫妇俩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有一次我跟着女儿病友的父亲一同去寻医,王忆和母亲就坐在医院的台阶上等,等到天黑,母女俩绝望了抱头痛哭。最终,王忆在北京医科大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在腰椎上留下了30多厘米长的伤疤。当我们带着打着石膏和挷着钢板的王忆回到盐城时,全家只剩下五块三毛钱,然而,28天后王忆会坐了。第二年,王忆双腿又做了大手术,只为解决上厕所浑身颤抖的问题。普通人难以想象,残障者为了过上普通的生活,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2

抱 着 女 儿 去 看 海

在王忆8岁那年,组织上安排我在大丰挂职从事沿海滩涂开发工作。

记得那是一个中秋节前一天,王忆的母亲怀抱着王忆乘着长途汽车,一大早从南京出发一路颠簸、一路风尘,经过8个多小时的行程,前往大丰去看我。听她娘讲,先到大丰大中镇后又转公交车到斗龙渔业,车过老范公堤到黄海公路,小王忆就坐不住了,小身子巴上车窗,眼望面前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和发红的盐蒿,似懂非懂地问她妈妈,兴奋地跳起来,妈妈说,是不是马上要见到你爸爸啦,她点点头!车终于到了我工作的地方一一斗龙港。此时,我正在施工的工地上,身边的工作人员叫了我一声,我抬头远望只见我的爱人吕开萍肩背着行李,一只手怀抱着堆满天真笑意的女儿,另一手在向我招手,喊着我的名字迎着落日的余晖在向我走来。刹那间我不顾呼啦的海风,奔向久别的妻儿,泪水情不自禁地直扑扑地流淌。久别的家人在大海旁相逢、相拥。受了一天颠簸的王忆疲惫地伏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我望着她红扑扑的小脸,愧疚之心油然而生。

1998年,摄于南京的家中。

第二天就是中秋佳节,吃了早晚饭后,我带着一家人伫立在黄海边的斗龙港闸桥上,闸外,樯桅林立、渔火点点;闸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我们一边走着望着满天的星光,一边指着远方告诉王忆那就是大海和大海的故乡。又讲着斗龙港的传说,王忆听着、看着好像入了迷,小手一直在指着划着,我们夫妻轮流抱着王忆吹着秋凉的海风面向大海,看着海上冉冉升起一轮满弦的明月,听到潮水起伏的浪涛声,那时,我真没有海子的春暖花开的思绪,更有“海上升明月、天海共此时”亲人团圆的幸福感。涨潮了,桥上飘来了挟着湿漉漉的海风,同时又带来了芦花的清香。此刻,所有的痛楚在眼前烟消云散,只有幸福!多么难忘啊!一家人相拥在黄海之滨斗龙闸桥上。

多年以后,我又陪着女儿去大丰回望,原来的苇渔场变成了斗龙庄园,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建成了海北农场。推着女儿的轮椅走进荷兰花海,一片莺歌燕舞美丽的景色。大丰,金色的大地,丰收富绕的第二故乡!我自豪地告诉轮椅上的女儿,这里曾经是你爸爸奋斗过的地方!

3

推 着 女 儿 轮 椅 求 学

到了上学的年龄,全家人经过商量决定让王忆进学校读书。生性好强的王忆坚决不愿意上特殊教育学校。她咿咿呀呀地说,她头脑并不笨,要和正常小孩一起读书、学习!坚持要上普通学校。我们夫妇不知奔波了多少回,恳求了多少人,淌了多少泪水,求爷爷告奶奶,总算有一所学校——盐城市东方红小学答应让王忆试读。校长说了三个顾虑:孩子大小便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别的孩子?发生意外又怎么办?”,我赶紧保证全由我们负责,并且写了承诺书。

因为行动不方便,王忆只能坐着轮椅,由我们夫妇轮流推着去上学。除了早晚接送外,上下午两节课后,母亲吕开萍在单位领导的理解下,雷打不动地赶到到学校抱着女儿上厕所,寒冬暑日,风雨无阻。

1999年,王忆与妈妈摄于南京龙江小区月光广场

1996年,我由于工作调动,全家搬到南京龙江小区,王忆也转学入读白云园小学。我们仍然用自行车或轮椅日复一日地推着王忆上学、放学,直到宁海中学分校初中毕业。有一年夏天,龙江上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王忆妈妈推着王忆走在放学的路上,妈妈心急赶紧推着轮椅t往家赶,忽然一不小心轮椅绊倒在路上,母女二人同时跌到,雨水、泥水沾湿了她们的全身,妈妈吕开萍顽强地扶起摔坏的轮椅,一拾起王忆的书包,背着王忆一步步走回家。每当回忆到这件事,吕开萍总说,当时不知那来的勇气和力量!就这样,王忆终于读完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当年还没有融合教育的理念,但是全家人的这个选择就是尽职,但就如何改变了王忆的命运,当时想都不敢想!

看着王忆渐渐长大,吕开萍鼓励女儿自己学着穿衣、洗澡和上厕所。这些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最最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对于王忆却异常困难。每天无数次练习,却几乎毫无进展。一次次受挫的王忆哭闹、发脾气,奶奶心疼孙女,不免有些指责吕开萍。“我也心疼女儿,而我们总会老,总有帮不了她的一天,那时候她该怎么办?她必须要学会照顾自己。”吕开萍含着泪花说。终于,王忆渐渐学会了穿衣、刷牙、洗脸和上厕所。

小学三四年级时,王忆的数学成绩有些跟不上,可语文成绩却越来越好,尤其是作文,几乎年年得奖。刚开始学校老师和同学以为王忆的作文是经过她爸爸加工的,可经过几次课堂现场作文,证明文章真的是出自王忆之手。然后,2007年7月,9年的校园生活,画上了伤感的句号。校园里开了又谢的紫藤萝,和同学结伴去长廊小憩的日子,像一段老电影,渐渐隐没。时钟不会停摆,可奔忙的日子戛然而止。王忆站在时空的转角,凝住了,失去了每天上学的小目标,女儿和我们都有点不知所措。

4

女 儿 在 纸 上 奔 跑

女儿用一根手指走上文学之路。

当有一天/梦想的光/洒落现实的窗/曾在梦里开过的花/都将超乎想象绽放

我们从没放弃过女儿,即使在女儿上学期间也在四处求医,还让女儿像正常孩子那样上学、受教育。王忆不愿定格在寂寞挥别中,当周围的人、事、物渐渐淡去,王忆慢慢地把这寂寞,转化成淡然的宁静。她明白了,她期盼遇见全然绽放的自己。她提出继续求学。这年10月,她迎来第一位家教老师。此后,她陆续完成了高中三年课程,以及大学的语文、哲学、历史等课程。她还将这段时期的经历,沉淀为《百合绽放时》一书。我们在尽一切努力,为王忆创造学习的条件同时,王忆更是勤奋好学。这些年王忆读了很多书,她喜欢沈从文文选,巴金的《家春秋》,王蒙的《青春万岁》,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喜欢《红楼梦》,喜欢张爱玲,三毛,张小娴......,当然了和同龄少女一样,她也喜欢看电视剧,当年的《还珠格格》她更是一集不落地全部看完。

因为有一颗对文学炽热的心,因为长期大量的阅读,王忆的文章越写越像样。她的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细腻,心思远远超越了她的年龄。王忆写的诗文不仅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更是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王忆当选“感动南京 ˙ 2016年度第十五届南京好市民”。

小学二年级,王忆的作文就被老师贴在教室后的黑板上作范文。初中时,王忆在南京全市作文比赛中获奖。后来,王忆还被南京市鼓楼区关工委、团委评为“十大励志少年”。

“有网络,我跟整个世界就同步了。一开始我在一个文学贴吧里写小说,一位杂志社的编辑说要帮我出本书,我还以为她是骗子”,王忆用几乎听不懂的发音说,“结果一个月后,人家就把那本《心中的青鸟》快递到我家了。”

王忆只有右手一根手指可以敲击键盘,写作不仅是心灵的抒发,还是一场汗流浃背的体力劳动,文学对她而言,就是“键盘上的马拉松”,然而她却越跑越精彩:

2015年,王忆新书《轮椅上的青春》在南京五台山先锋书店举办首发式。

王忆在首发式上与读者进行线上交流。

王忆在首发式上为读者签名。

2014年作为江苏残联代表团成员赴日本参加中日韩第四届残障人福祉国际交流会并获奖。

2015年王忆在江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帮助下,成为江苏社会众筹出版第一人,成功出版了散文随笔《轮椅上的青春》。在12月27日新书发布会上,王忆激动地对大家说:“今天妈妈像嫁女儿一样打扮我。”为了说好"我是王忆,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新书发布会”这句话,她整整在家练了两个月上千遍。也如现场,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赵丹军主持道:九年的文学路,二十六年父母的关爱与坚持,才让我们在今天,见到了这样一个开朗而幽默的王忆。

2016年出版诗集《爱,不能等》;作品《我从你的世界路过》获“华语典藏杯”全国情诗大赛一等奖,作品被无数人在网络上朗诵;作品《我的天长地久》在光明网第二届“三行情书”大赛中获银牌情书;同时,被评为南京好市民,感动南京人物。

2017年,著名作家曹文轩为王忆《等待春天》作序推荐。

2017年,诗集《等待春天》出版,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序言中写道:“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哀怨,没有阴暗,有的只是温暖和光明。我们跟随着她的目光,走过大江南北,走过一年四季。”,5月份,王忆参加了江苏省作协作家读书研讨班学习。

在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新书首发式上,两位女诗人相会金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来南京先锋书店作诗歌分享会,王忆在现场费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写给余秀华的诗:

邂逅余秀华

今夏的南京格外凉爽

烟雨朦胧的七月,是那么惬意

或许,这清新的细雨也同我一样

是为了邂逅这左手姑娘

我摇着车,小心翼翼滑下下坡

来到书店里,又奋力上坡

好似翻越千山万水,才一睹你的芳容

看你一摇一晃走来,咬字不清的诗句

也仿佛是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与你分享《轮椅上青春》的我

我吱吱呜呜的朗读

纵然使你潸然泪下

你说,我们都是同一国度的人

当你双手落在我肩上

有些僵硬,却也温暖

眼神的交织,是无比的熟悉

你的村庄、麻雀、药剂

我的城市、蝉鸣、轮椅

我们都是被捆绑在十字架上的苦难者

但生命却让我们一样坚强的活着

余秀华听着听着突然失声痛哭。平静下来后,她说:“王忆在诗歌里表达出的意思和我差不多。而王忆很幸运,有一位支持她的父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感谢所有不放弃残疾人的家人,真的很不容易。”

5

愿每个残障者都被温柔对待

等我老了/我依旧住在回忆里/唯独轮椅依然不离不弃/只是少了看风景的心情/只是缺了推轮椅的伴侣/直到现场,我还不想断定/我会孤独老去/因为我还年轻,我还愿意相信/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

2017年6月8日,一部讲述自闭症儿童艰难求学故事的电影《喜禾》,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华东地区首映式,王忆开着电动轮椅车去参加。首映式上,王忆见到仰慕已久的叶兆言、毕飞宇等名家,并还作为嘉宾坐客论坛。她在现场呼吁让残障人士尽可能接受融合教育,只要达到一定的能力,就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学、成长。她说:“每个残障者都希望活得有价值、有尊严,价值感与尊严感来源于残疾人自身的努力,也来源于社会的认同、接纳与平等对待。”

2017年8月,凤凰书城,著名作家曹文轩与王忆合影。

她自己是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否则她将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2014年她回家乡时,探望了两位儿时的病友,他们的脑瘫程度都比王忆轻,但是他们从小就与社会隔离,所以只能被养在家里,惟一了解社会的渠道就是看看电视。作为王忆的父亲,我知道,实际上如果没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残障人士的智力和智商跟普通人一样,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弱一些,因此更需要被这个社会温柔地接纳。

王忆品尝过脱离社会的痛苦。2006年,她初中毕业后没再上高中,有几个月,父母白天上班她就一个人呆在家里,她非常焦虑,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那一年弟弟出生,原来全家人围着她转,这下连最疼她的奶奶都分散了对她注意力。那段时间她没少哭,最后她明白,一个人不能等着被照顾,而要打开心灵融入社会。

2016年,王凤刚家庭被南京市鼓楼区评为“最美家庭标兵户”,全家到照相馆摄影留念。

她开过网店卖首饰,但是发快递对她太艰难,5个月后关门大吉;她拼命在网上投简历,最后找到一家网站编辑的工作,第一次拿到千元月薪,她请全家人去南京大排档美美吃了一顿,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我和她一老一小两个废人,这下小废人有用了。”从2014年起,王忆在中国江苏网担任苏网公益和“文艺自强”版的版主,接受全国残障人士的来稿,为大家打理着一片文艺百花园

2016年,王忆诗集《爱,不能等》新书首发式,在家乡盐城举办。

她还努力地走到大庭广众之下,她的诗集《爱,不能等》在张家港特殊教育学校以及返回南京的列车上举办,她捧着鲜花被众人簇拥着,笑容满面;今年春节前夕,她在徐州火车站进站大厅举办“送书过大年、把爱带回家”向过往旅客公益赠书活动,她费力地一笔一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眼睛几乎要贴到书上;今年父亲节,她走进南京女子监狱举办诗歌朗诵会,用一根手指敲打键盘回答服刑人员的现场提问……

轮椅上的青春在绽放。

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让我们致敬生命,相信未来!命运虽然对王忆不公,但从她身上我体会到和女儿一起坚强的自信,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爱意,明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重要意义。正如王忆的诗句:与其在别人的辉煌中仰望,不如点亮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

(向上滑动启阅)

家乡,灵魂安放的地方

《家乡书》以记住乡愁、留住乡愁为主题,邀请近百位天南地北的大丰人,以个人的真实记忆,讲述丰收大地近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抒发远走他乡的游子爱家爱乡的家国情怀。

《家乡书》撰写者的邀请“不问贵贱,不排尊爵,不论出处”。 主要内容包括:1、 你的家乡故事。2、 你的学习故事。3、 你的创业故事。4、 你的其他故事。任何美好的、你愿意书写的情感,都可以放进这一本《家乡书》。包括你的简介、通讯方式特别是微信名片。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你,都是大海的孩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互动互联,时代风尚。

“让我们在看遍世界的行走中,不忘家乡,怀揣梦想,润泽心灵,挥手写歌”。欢迎每一位大丰人积极撰写自己的“家乡书”,真情实感,长短不限。特别希望在怀念的文字中,抒写带有创业、创新的内容,写出家乡变化、时代风貌和个人成长。所赐照片,请详细标注说明,以传达更多的信息。投稿信箱为:255831887@qq.com

优秀文章将在《大丰日报》“家国情怀家乡书”专栏上刊登,并将收录到正式出版的《家乡书》中。扫描《家乡书》微信服务号二维码和《大丰日报》大丰新闻公众号,可以即时阅读到每期“家乡书”。

互动热线:18066098383

Hash:91b14deffa7520bdf8e1cef6b7275f8310ec20f6

声明:此文由 大丰热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