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绛古建筑里的菩萨脸上黑黑的?原因你绝对猜不到

博物馆珍藏的彩绘泥塑

彩塑欣赏,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也许你并不喜欢这过程

新绛龙兴寺,是2006年入选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主要建筑为元到清。

正殿及偏殿

寺庙整体上坐北朝南,沿山门有关公殿、娘娘殿、韦陀楼等留存,最后面一层则是清代复建的十三级龙兴宝塔。作为寺庙中几乎唯一的主要建筑,龙兴寺大雄宝殿(正殿)值得一看。

一、文中看物:元代大殿和宋金彩塑

说实话,在看到龙兴寺大殿第一眼的时候,我似乎并没有对这座大殿有什么突出的印象,甚至还一度怀疑它年代断代的准确与否,因此我甚至连一张完整的大殿照片都没有拍下。

这殿实在是有点平淡无奇,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无抄,屋顶是单檐悬山顶。

前檐

无论在殿堂的梁架结构上,还是在屋顶的建筑等级上,都不甚高;但是查阅山西省文物局官网,其为“元代遗构”的记录又赫然在目,只能记下。

清式斗拱

殿内的几尊彩塑,才是真让我大跌眼镜

殿内的宋金彩塑

大雄宝殿内的彩塑为宋金时期的遗存,年代上算是较早;中间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东侧为报身佛“卢舍那佛”,西侧为应身佛“释迦摩尼佛”;在三座主尊两侧,还分别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四大菩萨,彩塑通体高4.5米,面相庄严,衣袂宽厚,身形伟健,可以说是非常漂亮的宋金彩塑。

有的朋友不懂,看到塑像黑黑的颜色,就胡乱说这不是宋金时期,而是清朝作品,这是不对的。

彩塑局部1

彩塑局部2

山西彩塑存世量很大,足有20000多尊,上至唐朝,下到清朝,可以说无所不包,特别是寺观彩塑这个品类,数量和质量是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元代彩塑整体比较雄浑,且人物都有写实的一面,看起来平实而健硕;

宋代彩塑女相也皆有男子气概,文气很重又不显得细弱,端庄中见儒雅;

而金代彩塑则另有一份柔美,基本上还是沿袭的宋代风格(这指的是金代早期造像,到后期则污浊不堪)。

仔细看龙兴寺内的七尊彩塑,人物看起来都敦实,而且脸部、身形的刻画上都较真实,菩萨的发髻、天冠、披帛、裙身都指明了这是典型的宋金风格,毫无疑问。

二、扒一扒彩塑背后的冷知识:

这批彩塑,实际上早期被损毁的比较严重,近些年修复了一下。

一份新闻报道显示:大雄宝殿内的七尊彩塑,在文革期间受到了损毁,佛像琉璃眼珠被系数挖走,而现在的则是这两年修补过的。

那么,为什么塑像脸上都黑黑的,显得极为黯淡呢?

黑黑的菩萨

民国时期,山西战乱不断,当时百姓不少民房都被损毁,外地的流民也开始纷纷涌进城内,一时城中住房紧张,大批的难民就住到了庙里。

但是寺庙毕竟不是生活场所,一没有锅灶,二没有席炕,于是不少人就在殿内就地搭灶,长期在里面生活、做饭、取暖、烧柴,就给原本金灿灿的塑像都蒙上了一层灰烬。

这一点从塑像基座、须弥座上的沥粉贴金工艺就能看出来;而彩塑的上部,特别是面部则被彻底熏黑,一时难以恢复,只能等待时间的“稀释”。

沥粉贴金工艺

彩塑的油彩大都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制作,故2014年在修复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试错,调配合适的颜料比例来逐一比对,给留存近千年的彩塑补胎、上色、做旧,工程量并不小。

作为新绛的地标性文物建筑群,龙兴寺位于县城龙兴路2号,现在的门票政策是每人20元,登塔另加5元,一侧还有别处搬迁过来的一座金代古墓,进入古墓尚需3元。

龙兴寺的开放时间较早,早晨7:30到下午18:30都有专人值守可以进入;另外,县城整体上的服务配套也较为完善,且消费不贵。

作者:韩静

Hash:7957dc65be10e2cb7c90d81751f2bc59f4b4441f

声明:此文由 新绛第一时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