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 安阳印记丨林南战役:光耀太行的红色记忆

▲止方村的村史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林南战役:光耀太行的红色记忆

记者 刘剑昆 文/图 陈煜杭/视频

1943年4月下旬,为扩大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太行抗日根据地,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太行军区建立了林县(林南)、汤阴县淇县、汲县等抗日政权,建立了以林县南部为中心区的豫北抗日根据地。当年8月18日,八路军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警备旅发动林南战役。该战役沉重打击了伪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孙殿英部的疯狂气焰,巩固扩大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的广大区域。

据史料记载,林南战役指挥部旧址在今林州市黄华镇桑园村。3月16日,记者走进桑园村,探访林南战役的故事,寻找八路军抗敌卫国的红色印记。

桑园村位于太行山麓,红旗渠一干渠从村西流过,向东可以眺望林州市区鳞次栉比的楼宇。3500多口人聚居在这个大村庄里,村西的中华古板栗园游人如织,张扬着该村嬗变的风采。

▲村西的的中华古板栗公园游人如织

桑园村有很多红色印记,有多人见证甚至参加了林南战役,林南战役的故事在百姓中口口相传。68岁的莫水才曾经担任桑园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成长中就常听亲人们讲述八路军的故事,也查阅过林南战役的部分史料。

“林南战役是八路军军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是八路军抗战以来八次解放林县县城的第六次战斗。”莫水才告诉记者,林南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警备旅,针对在林县地区的伪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孙殿英部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战役,时间是1943年8月18日至26日,作战范围是林县南部、辉县北部

▲桑园村原党支部书记莫水才讲述林南战役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林南战役历时9天,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20门、轻机枪83挺、步枪3118支,击落日机1架,攻克和收复据点80余处,解放人口40余万。八路军将士伤亡790人,太行四分区第三团团长周凯东英勇牺牲。1943年9月1日,《新华日报》太行版《评八路军豫北大捷》一文称“林南战役是太行山上3年来继百团大战之后最大的一役”。

“林南战役指挥部就设在桑园村,指挥部的房子曾经是莫姓大地主家的,后来分给了贫苦农民,有的翻新了,有的年久失修,也有的房子保存完好。”莫水才同几位镇、村干部边带记者走村入户边说。

村民莫变云的家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两层古楼房,每层5间。在2楼外墙面上,至今还保留着多个弹洞。快人快语的莫变云告诉记者:“村里村外好多人都知道俺家是当年林南战役八路军指挥部,这段时间来参观的人可不少,俺家人都觉得光彩。”

▲村民莫变云家是林南战役指挥部旧址

跨街穿巷向北100多米是村民王文兵的房子,这也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古色古香的房子,八路军在这里住过。王文兵拿出父亲的一本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说:“我们村住过八路军,群众基础好,有不少人参军,我父亲1945年1月参军,1946年8月在山西省子洪口战役中负伤。”

▲王文兵展示父亲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

95岁的王玉芳老人是林南战役的亲历者,她虽然因病卧床,但是记忆清晰。她15岁在村里参加工作,18岁入党。在林南战役中,她曾经在村妇女主席李仙花、副主席胡莲花的组织下,同几个妇女一起帮忙抬担架,给伤员洗绷带,清洗、包扎伤口。后来,她在村里当过妇女主任,担任过林县妇联主席,是省劳模。

▲卧病在床的王玉芳老人回忆林南战役经历

村西中华古板栗园南侧,至今还保留着参加林南战役的八路军饮水的水井,人们称为“八路井”,在几年前建设中华古板栗园时被保护起来。黄华镇副镇长李向军介绍,“八路井”已经成为一处红色教育场所。在邻村止方村的村史馆里,记者看到了陈列着的林南战役文史资料,到此参观者络绎不绝。林州是革命老区,这一带的干部群众铭记着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

桑园村党支部书记莫海涛说,下一步,他们要把林南战役的现存遗址更好地保护起来,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光荣岁月。他告诉记者:“我们不会忘记,有无数革命志士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洒下热血,甚至献出生命。今天,我们村提出‘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美丽桑园’的响亮口号,不负革命先辈的初心,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

安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李中华 审核/郭敏

责编/ 田启青编辑/ 朱琨

投稿邮箱:ayrbwww@126.com

安阳网: www.ayrbs.com

版权声明

Hash:8e78798b72da522ee00fbfe41223ebeb53f476e5

声明:此文由 安阳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