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国内难得一见的纪念馆群,充满诗意

和一般意义上的纪念馆不同,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属于在国内难得一见的纪念馆群落,是为纪念“金陵四老”——林散之、萧娴、高二适和胡小石四位著名书画大师而建。纪念馆坐落在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路,远离喧嚣闹市,位置僻静环境优美,和中国书画自带的雅致气息极相配。

求雨山中树木茂盛,山石颇多,让人们参观游览的过程仿佛有了一种上山求仙的庄重感。纪念馆是园中馆、馆中园的格局,四位老艺术家有各自独立的纪念馆,散落在林子深处,有的是一座楼,有的是一个园

四位书画家中,名声最大的当属林散之。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时间的沉淀和学问的积累,才让这位大师的书法在晚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林散之纪念馆独自成园,白墙黑瓦围拢出一方清雅高远的艺术世界。

纪念馆匾额为赵朴初题写,古朴的建筑和四周遍植的翠竹相映成趣,环境雅致清幽。

园内是典型的明清园林风格,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一池碧水被绿树合抱,仿佛翡翠散发着碧绿的幽光。从高空俯瞰,整个纪念馆有种庭院深深的静谧感。

林散之纪念馆不远处是为纪念“三浦战役”中牺牲先辈而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1949年4月20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一0三师、一0四师、一0五师发起的解放江浦、浦镇、浦口的战役,是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求雨山上纪念碑,如永不熄灭的火炬般,记录着那段壮烈的历史

在“金陵四老”中,胡小石最为年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学问渊博,不仅是国学大师,还是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放到现代,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走进胡小石纪念馆便走入了胡小石先生和他的时代。展馆内详细介绍了先生的生平事迹,珍藏了其诸多书画、著作。

纪念馆以胡小石先生故居蜩庐为原型,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典型的民国时期风格,灰色的外墙壁搭配着拱形窗户,有些中西合璧的感觉。

纪念馆同样被林木环绕,围起的封闭结构仿佛一座扎扎实实的四合院,四周郁郁葱葱,翠柏苍松,让人耳目一新。

萧娴纪念馆又和其他几位不同,既有欧洲建筑的明快风格,又具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竹楼风格。萧娴是金陵四老中唯一一位女先生,她为自己起了“蜕阁”的号。所谓“蜕阁”,就是退出闺阁,这样的雅号正应了其豪爽、大气、丈夫气的字体。

从稍远的地方看,高二适纪念馆层层高叠、耸然向上 ——寓意“天下一高”。高二适先生致力于文史哲研究、诗词歌赋和书法艺术创作,一生成就颇高。而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生性刚直、坦率真诚的性格。关于这一点,最为人知的就是在1965年就《兰亭序》真伪问题与郭沫若的论战。章士钊作为高二适的老师,曾对他评价:“高天下一高吾许汝”,这建筑模式可谓极贴合。

“金陵四老”的纪念馆,让一座原本就清新的求雨山更增加了许多高雅气息。故人已逝,他们留下的书画作品、文学著作却如冬日暖阳,温暖着参观者的心,照亮着人们的路。(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Hash:3412884f94d310a5bf2d58f0097e71ff6e283429

声明:此文由 春风剑在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