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寺古刹:大兴善寺--中国佛教密宗祖庭

西安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市南郊小寨兴善寺西街55号。始建于西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5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

隋唐长安佛教盛兴。隋文帝统一国家后,复大兴佛法,一即位就下令在大兴善寺聚集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掘多、达摩及多等名僧和佛教学者,传授佛法并翻译佛经,建立了隋代第一个国立译经馆。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开元三大士”之称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在大兴善寺翻译佛教密宗经典,大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不空法师等诸位高僧在大兴善寺传法、灌顶弘扬密法,大兴善寺因此被尊称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入唐求法期间,曾在大兴善寺参学,学成归国盛弘密法,因此,大兴善寺亦被日本真言宗尊称为祖庭。西安大兴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响的古刹,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现存寺院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等。2008年,宽旭法师被西安市宗教局礼请担任西安大兴善寺住持。2011年,宽旭法师荣膺西安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率两序大众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前来对寺院做整体发展规划,设计内容主要为突出佛教密宗特色,以恢复密宗祖庭昔日风貌。

印度总理莫迪参观唐密祖庭西安大兴善寺

天音楼

西侧的地音楼

唐朝转法轮殿遗址,础石二十八个,为唐代遗物

Hash:8262c6efb29b009818ca9bcac2e5a2abd783036d

声明:此文由 西安品质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