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初步建成城区配套水网,保障城乡用上清洁水

今年8月,贵州省“六网会战”中的“水网会战”启动实施,计划3年投资900亿元,建成骨干水源工程367座,新增工程设计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

  在这场“水网会战”中,龙里县通过重点推进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初步建成城区配套水网,满足了城乡用水需求,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水利工程生态化、景观化和谐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近日,记者走进龙里,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龙里“水故事”。

故事一

保障供水:建设6座骨干水源工程

  骨干水源工程窄冲水库,是龙里县唯一一座集农田灌溉、城乡供水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

  10月22日,记者来到正在施工的窄冲水库右坝肩边坡处理工程现场,阵阵机械的轰鸣响彻云端,一辆辆工程车穿梭在两岸之间……

  据介绍,这座水库的建成,将有效解决下游灌区7658亩耕地灌溉问题和灌区内2400人、4268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结束了龙里县无中型水库供水的历史

龙里县唯一的中型水库“窄冲水库”。

  2013年来,在龙里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窄冲水库、大竹芒水库、龙滩水库、下把比水库、叫水冲水库、枧槽冲水库等6座骨干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成,龙里县配套水网初步形成,全县水库供水能力明显提升。

  “2013年前,全市日供水量不到3万立方米,只能保障基本的城乡供水及农田灌溉,旱期导致长期停水的现象时有发生。”龙里县骨干水源工程管理处副处长何阳海告诉记者,目前龙里县的日供水量可达10万立方米,6座骨干水源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后,日供水量可超13万立方米,不仅保障全县23万人的生活、生产及农业用水,还可为双龙新区、龙溪先导区及水厂工业园区提供稳定水源,为“贵龙城市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用水保障。

故事二

因水生景:莲花国家水利风景区景致宜人

  走进龙里莲花国家水利风景区,静静流淌的莲花河、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街、农耕文化博览园、布依族特色村寨、“龙门镇”武侠小镇、湿地公园等景致,以及干净的健身跑道、别致的客栈民居、多情的山水、多彩的文化……一河一景交相辉映美如画。

  贵州省龙里莲花国家水利风景区,因县城南部状如莲花的莲花山及流经县城的莲花河得名。莲花河不仅为风景区引入涓涓清泉,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龙里收费站旁的莲花湿地公园

  站在莲花湿地公园的莲桥上,景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我们所处的莲花湿地公园距龙里收费站仅1公里,每到周末节假日,当地的居民及外来游客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在莲花河上泛一叶扁舟,在亭中酌一壶小酒,十分惬意。”

  建设山水林城相结合的宜居环境,围绕莲花河建成了莲花龙里水乡、龙溪谷、莲花湿地公园等景致。同时,吸引了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喜来登等一批企业投资。一座集休闲健身、历史怀古、文化观光体验于一体湿地公园城市正在逐渐成形,城因水而美,水因城更秀,水与城相交,城与水相融。

故事三

水系连通:还市民一个“小时候”的母亲河

  贯城河、东门河、冠山河三条河作为龙里县城的母亲河,从西南流入龙里,在这里环绕、交汇,默默地滋润着这座城市。

  然而,过去的龙里,在发展时没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曾经鱼虾成群的贯城河,如今却因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的大量排入,河道充满了黑黢黢的河水和恶臭的淤泥,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如何让河水变清?

  今年9月,龙里县启动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对贯城河1.8公里、东门河2.5公里、冠山河2.6公里的排污主管进行改造,对河床进行清淤,提升河道截污能力,改善水质,让河水变清。

龙里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施工现场。

  “我们要还龙里市民一个‘小时候’的母亲河。” 龙里县水务局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李登亮斩钉截铁地说。

  据了解,通过开展水系连通工程,目前已对全县老旧管网35千米,污水主管网18千米进行改造,基本从源头上控制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同时,实施贯城河补水工程,调三元河河水补充城区河道基流,丰枯互济保障了枯水期河道的水量水质。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实施河道水景观及绿化工程,河道两岸花红柳绿,贯城河将呈现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

  “明年春天工程完工后,贯城河两岸将绿树成荫,河水也会清亮许多,到那时每天傍晚,就会有很多人到贯城河散步,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恍如世外桃源。在早上,还能看到白鹭起飞,非常漂亮。”李登亮说。

故事四

污水处理:黑臭水变清水用于绿化灌溉

  来到龙里县城污水处理厂,首先看到的是处理池里浑浊的黑臭污水,而另一端的出水口处,经过处理的水已经变得清澈透明,汩汩流入一旁的三元河。

  “污水进入我们处理厂后,经过粗、细格栅和沉沙池过滤及沉淀,再经过二次沉淀及紫外线消毒,达标后经出水口排出。”龙里县城污水处理厂厂长白中权告诉记者,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地表三类,可用于绿化灌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脱水处理后用土填埋,后期还可在回填的土上面植草植树,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前后对比。

  据了解,目前龙里县已建、在建污水处理厂9个,日处理规模共计4.2万吨,其中龙里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可解决城区2.7万吨的污水日处理工作。目前已建污水收集管网(主干管)100余千米,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老化、漏损严重及城镇污水收集率偏低等问题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县所辖的五镇一街道均配置日均处理能力1000吨至5000吨不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执行一级A标。乡镇的生活、生产、农业污水处理将得到很大改善。”龙里县水务局副局长陈朝彬表示。

  龙里的“水网建设”,流淌着龙里人的很多幸福故事……

【作者:张弘弢 编辑:尚云 马柳婷 校对:陶思静审核:王伟康 来源:天眼新闻】

Hash:aedcf7481d189ea6ca5dc8af9d4fc27cd86af35d

声明:此文由 水美贵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