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一大院,民国一巨头——行走山西之二十四、孔祥熙故居2

官厅院的主建筑是官厅。官厅这个名称,我们在中国传统宅院建筑中很少见到,一般宅院,同样的建筑都是称过厅,或者叫正厅、厅堂或者正堂。过厅在中国传统宅院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位于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前后院之间,即是前后院的分割线,又是连接前后两院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过厅又是证明主人身份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过厅在中国传统四合院中,是仅次于上房的建筑。因孔祥熙的特殊身份,孔宅的过厅叫官厅,一个官字,突出了孔祥熙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官厅为三开间的硬山顶式建筑,虽规模不是很大,但雕花正脊,前施廊柱,彩绘艳丽,富丽堂皇。

官厅内展示的家俱

关于孔祥熙开办实业、银行的介绍

过厅之所以叫过厅,因其前后有门,穿过过厅就进入后边的内院。孔宅的官厅也不例外,穿过官厅的后门(即南门)就进入孔宅的内宅。不过现在官厅南门不开,去内院要从官厅两侧的夹道绕行。

从西夹道处看官厅

从西夹道处看东厢房。孔宅和绝大多数山西民居一样,屋顶都是单面坡,有水流向院内,取“有水不肥外人田”之意

因主人进出一般都走过厅,两侧的东西夹道设置的比较窄,只有一米来宽。因年代久远,夹道两侧的墙体,上部已经外张,用几根木头支撑着。靠近地面的墙面也风化严重,维修中做了抹灰处理。

墙面抹灰处

绕过官厅就进入了孔宅的第三进院, 即内院。因内院东、西、南三面都是二层楼,因此又称楼房院。中国的古民居中,建有楼房的院并不新鲜,尤其是山西,不论是晋商豪宅还是普通民居,院里有楼的很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但基本上一个院里只建一座楼,或是前院倒坐房,或是后院的上房,象孔宅这样,一个内院三面都是楼的极其罕见了,可以说是凤毛鳞角。

三进院的三座楼,面宽都是五间,三座楼的风格相似,都带有明显的南方风范,具体的说,二楼的窗户或圆或方,开窗都比较小,据说是受温州民居的影响。三座楼房,正房是主人所居,两座配楼的一层据说是女眷居住,二层为未婚女子居住,即人们常说的"绣楼"。

楼院各厅室现在也开僻为展室,其中东楼一层展出内容为孔祥熙开办西学的事迹

殿厅内摆放 的家俱

楼院西楼一层展出内容为孔祥熙作为旧中国的社会名流,在中国和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与中国社会各界及主要政治力量进行社会交往,包括与外国政要的外交活动。据说孔祥熙还是唯一一个与希特勒拍照合影的中国人,可见他的政治影响力。

西一楼里的家俱

Hash:829abc0d2e007c8e199e657b68853e165d5e194a

声明:此文由 北海龙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