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汕头 | 探访莲花峰风景区,体味“莲峰浩气”

莲花峰景区位于汕头潮阳区练江入海口处。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相传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莲花峰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滨海风光独特,历史积淀深厚,有古莲花峰、文天祥石雕像、摩崖石刻、忠贤祠、万人冢、古炮台、观海长廊、海上碑林等20多处景观景点

文天祥雕塑

海门莲花峰风景区内,树立着一座文天祥石雕像。雕像由原潮阳县人民政府在1987年特聘著名雕塑家唐大禧设计建造,高16米,由74块不同规格的花岗岩石雕琢而成。

文天祥石雕像巍然卓立,神态凛然,巍巍眺望,有气吞山河之感,令瞻仰者肃然起敬。像座石正面镌刻着由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撰文、秦咢生题额、启功书丹的文天祥生平史传。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由莲花峰风景区、叠石、尖山等石刻群组成,为潮阳四大摩崖石刻群之一,于1989年6月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光绪《潮阳县志》所载: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举兵勤王抗元于景炎三年(1278)冬抵潮阳期间曾登莲花峰眺望帝舟,留下“莲花峰”“终南”题刻。

莲花峰因此闻名遐迩,成为人们瞻忠仰烈的胜地,历代文人墨客纷纷谒吊文公忠魂,欣赏莲峰海色,留下丹青墨宝,金石生辉,形成不朽的石头史册——莲花峰摩崖石刻。

古炮台

海门南炮台亦称莲花炮台,明隆庆三年(1569),驻潮阳参将金丹设立莲花营(也叫细柳营),曾于此地抗击倭寇。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防御海盗,清政府建此炮台,由三合土筑成,呈半圆状,直径约25米,设把总一名(周围有营舍,久废)。

炮台面海,护墙与炮台内平面高3米,护墙有方形炮孔4处,各置火炮1门,每炮孔高95厘米,宽75厘米,墙厚80厘米,原炮被毁于1958年,1998年由莲花峰风景区管理处对该旧址进行修葺,仿制四门生铁大炮陈列其中,供游人参观,附近营舍久废,炮台保存完整。

忠贤祠

忠贤祠是纪念文天祥和南宋遗臣隐士张鲁庵而建的。张鲁庵名奂,海阳县人(今潮州潮安区人),少年即为博士弟子,精通易理。宋亡后,誓死不侍元,带着琴书隐居于莲花峰。

张鲁庵的隐退虽与文天祥精忠报国的行为完全不同,却和文天祥一样表现了信仰坚定的气节。

万人冢

海门“万人冢”遗址位于莲花峰北侧小山坡。坟冢建于1946年,占地500平方米,墓中收埋海门沦陷时饿死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1.17万同胞的尸骨,碑文为“海门陷倭癸未夏死难同胞之墓”,1983年增设墓亭一座,四柱顶为紫色琉璃瓦

1995年,莲花峰风景区管理处筹资进行全面修缮,扩建成园林式墓园,占地4340平方米,两侧坟手为对联及反映日寇入侵的石雕画,1983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人冢”遗址现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潮汕特色

潮汕石雕是广东潮汕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工艺美术品,是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主要有石狮石牌坊、石像等,尤以石狮最负盛名。

莲峰书院门口雕刻生动的石狮

潮汕木雕工艺精湛绝伦,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技法径路多,有圆雕、镂通雕、浮雕、阴雕等作品层次感、立体感强烈,风格鲜明,是历代民间艺人以勤劳、智慧所创造出的文化瑰宝,可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莲峰书院内精美的房梁画和墙壁浮雕

△莲峰书院栩栩如生的房梁木雕

来源:汕头市文化馆

Hash:752b24f1047cd496419a66cf611ff9f97f2f82fd

声明:此文由 搜狐城市-汕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