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开发区:昔日小河沟 今日生态园

早晨六点,杨师傅准时发车,指着远方的朝阳,他说:“往东走仨小时就到戴河生态园了,那块儿环境好,大人小孩儿都喜欢。我档期都被旅游团订满了,天天跑。”

图为戴河荷园。崔炜 摄

戴河生态园位于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占地约71.5公顷,园里荷田满塘,亭廊点缀,鸟飞虫鸣。不仅当地游人在这里载懽载笑,驻足流连,就连外地人都会跟随旅游团包车来这里“打卡”。杨师傅是唐山玉田县旅游大巴司机,跑这条线已经轻车熟路了。

秦皇岛开发区城市发展局副局长齐绍光说:“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这个园每天能吸引游客六七千人。”

然而,曾经的这里,河岸植被遭到破坏,冬旱夏涝、垃圾遍地、脏乱不堪,完全不能和“生态园”沾边。

图为游人在戴河生态园。崔炜 摄

“过去这戴河就是个臭水沟,从我们家门口流过,村里养猪厂的废水基本上都排到这里头。一到夏天那味儿难闻的,一开门,恶臭都能跑到屋里去!”义卜寨村村民刘伟说。

秦皇岛开发区牛头崖管理区小米河头村域内戴河河道约1.85公里。2002年,村党支部书记高俊平投资150万元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并带动全村79户走上了养殖致富道路,戴河岸边渐渐形成了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小区。养殖产生的废水基本上直接排入戴河。秦皇岛开发区域内戴河分三期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开展建设。

图为游人在戴河生态园游览。崔炜 摄

2015年,秦皇岛开发区推进“河长制”工作,高俊平担任河长一职。“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绿水青山,我们不能拖后腿啊!国家的利益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利益,啥时候需要我就啥时候上。”高俊平率先拆除了自家猪舍。一开始,村里的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高俊平不分白天晚上的往各家各户跑,“有的户故意躲着不见我,我就蹲他家门口守着,反正他得回家吃饭睡觉。”

走进每家每户,郭俊平都耐心劝导,他告诉村里人,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不是空话。污染水源你不在意,他不在意,将来渴的可是你孙子,你孙子的孙子!于是,村里其他养殖户纷纷效仿,彻底结束了向戴河排放养殖污水的历史

图为游人在戴河生态园游览。崔炜 摄

“现在这戴河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就像古诗写的那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着小时候光脚踩的河沟子现在成了具有河道行洪能力,刘伟不禁感叹。

截至去年年底,秦皇岛开发区生态环境工程已辐射全区,园博园、开放广场、翔园、森林体育公园、展园和戴河生态园等一批绿地公园形成了贯通东西的生态绿带和景观长廊,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0.02%。2018年,秦皇岛开发区PM2.5年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0.42%,超额完成44微克每立方米控制目标。全年优良天数284天,较2017年增加25天。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

Hash:5606544abb06904c2953c5ed8a150c0022694cfe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