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人说中卫有个神奇的“寺口子”

神奇的“寺口子

早就听人说中卫有个神奇的“寺口子”,神奇的不得了。初听此事我是不信的,觉得说这些话的人有些言过其实。2010年5月2日,当又有几位文友在我跟前吹嘘“寺口子”如何神奇、如何好玩时,我心动了,百闻不如一见,搭乘朋友们的顺车我走进了神奇的“寺口子”。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终于抵达了被诸多游人冠名为神奇“寺口子”的旅游区。接过导游发给我们的宣传资料,我仔细翻看了一下,知道寺口子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宣和镇南20公里处,总面积20平方公里。南依香山重嶂叠黛,北临卫宁平原,东望西夏古都银川,西接旅游胜地沙坡头。与朋友们嬉笑着走进坐西向的景区大门后,我便迫不及待向身后的导游先生打问寺口子的神奇所在。导游是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职业性地微笑着跟我说:“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急性子,有关的寺口子的传说是我第一个就要给你们介绍的内容,到底神奇不神奇,只有你们自己用心去体会了。”接着年轻的导游说,相传当年和苏武同行的9个人被匈奴王放归汉朝,匈奴王对苏武爱之甚、恨之也甚。若让苏武回到汉朝,国人效法其精神,匈奴如何能撼动大汉王朝,于是匈奴王派兵扮作强盗,命其在大汉边境将苏武杀害。苏武一行出使完毕原路返回,到了寺口子地区,蒙面大盗突然四起,苏武等几人奋起反抗,终因势单力薄,有6人惨死,苏武受了重伤,踉踉跄跄跑到寺口子山脚下,沿悬崖下的一条栈道逃跑,这是蒙面大盗已追至身后,苏武看已无生还希望,只得返身作最后一拼,哪知一刀下去,天崩地裂,一声巨响,眼前栈道沿绝壁齐刷刷掉下一大段,蒙面大盗大吃一惊,失魂落魄,仓皇逃走了。这便留下了著名的中卫古八景之首景——苏武断桥。寺口子因有苏武庙,被宣传为“古刹北海”,是否有确凿的依据,不得而知。不过据苏武庙文献记载,寺口子是明洪武年间修建的。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庆王朱旃来宁夏就藩时,在寺口子一带设牧马场,养马牧羊,建苏武庙,以保佑畜群平安无事。几百年过去了,寺口子因有苏武庙、绣球山、塞上第一索——云汉天度桥,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到底神不神呢?怀着一种探秘的心情,我们一行5人撇下导游自行游览去了。一进大门首先映入游人眼帘的是绣球山,许多文人曾做过这样的形容:“遥望绣球山,佛塔白云间,挺立群峰内,别是一重天”。绕过绣球山是寺口子的西景区,在西景区,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惊险刺激的现代化天然攀岩场。以我当时的感觉来判断,攀岩场恐怕是景区内游人最多的地方,只见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目光均齐刷刷的对着攀岩绳蠢蠢欲动。据攀岩处的师傅介绍说,这自然山体攀岩和人工攀岩墙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就地取材,没有像人工攀岩场那样有抓手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这种自然山体攀岩对游客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在身边几位文友的忽悠下,我决计试试攀岩。没想到攀岩师傅看了我一眼竟拒绝了,他说:“若是胆量不够大就算了吧,搞不好攀不到五步就会摔下来。”我却偏不信,在文友坏坏的笑声中我花了20块钱决定攀顶一次,根据攀岩师傅的指点慢慢往上攀。我的天哪,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拽着一根软绵绵、晃悠悠

的绳索往山顶爬,那感觉真是惊险极了,遗憾的是真如攀岩师傅所说,攀岩了没几步,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的我便吓得大喊大叫着让师傅拽了下来,看到面孔被吓得煞白的我,忽悠我的文友个个笑弯了腰。攀岩虽没成功,但经历了一次,我却感觉挺好。听导游说寺口子攀岩还被称作华夏一绝。专业攀岩场已成为西部攀岩基地,每年都举办攀岩大赛,堪称为景区一绝。

寺口子东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聚集了中卫境内的两处石窟,一处是寺口子沟道西北侧山腰,名睡佛寺石窟;另一处在沟道东侧的南山腰,名苏武庙石窟,是整个景区的主要景点,它的神韵、奇特均在这里,导游说要想体会它的神奇所在,那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了。苏武庙石窟与西边的睡佛寺隔沟相望。我们一行人沿着一条宽一尺余,高不及1.5米的盘山槽径攀爬到尽头。山崖尽头的空间逐渐宽敞,石窟利用这种自然形成的岩壁开凿而成,并且修建了庙宇。石窟分内、外两室,中间有人工开凿的岩洞相通。外室约5平方米大小,塑有苏武手握使节的坐像一尊,神态逼真,似在极目远望,大概表达的是苏武在匈奴被拘禁期间的思念之意。两侧塑有羊3只、狗一只,作嬉闹奔逐态。石窟内室较大,有30平米左右,顶高约3米,向西开有一小窗,设有供台,塑有神像28尊,依岩洞的走向、岩壁的形状而高低错落排列,有龙王、山神等。据说国内大多数石窟均为佛教弟子开凿而成并遗留下来,而苏武庙石窟恰恰相反,是一处道教活动场所。穿过苏武栖身石窟便是塞上第一索——云汉天度索桥。踩上天桥的第一步,我便心生几种飘飘然的感觉。晃悠悠,晃悠悠像什么呢?找到了,像电影《红高粱》中我奶奶出嫁时坐花轿的那种幸福感。还像初学模特走猫步时既好奇又紧张的那种感觉。走到桥中又觉得像极了红军大渡河时紧迫感。风在耳边呼呼地吹,云在脚下轻轻地飘,心时刻提到嗓子眼,生怕稍不留神命丧百米深悬。憋着那口气,像孩子学走路,半步、半步,天哪,我终于跨过“云汉天度”,来到了妇孺皆知、大宋有名的杨家将杨彦景大战西夏、兵困柳州,使三军解厄的古景“米钵生金”游览地。“米钵生金”虽属传说,但米钵寺石雕睡佛身披红色袈裟,旁边聚集着神态各异的一百零八罗汉雕像却形象逼真。到这里游览的客人几乎都是为家人求财、求官、求一家大小平安的。

在寺口子游览的近3个小时中,我一直试图真实地感受一下朋友们传说的那种神奇所在,遗憾的是我天生愚钝。虽没看到期盼的神灵出现在眼前,但我却觉得寺口子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千年不变的美丽传说已经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当车驶离寺口子风景区时,我们一车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晚霞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突然相辉映成了一幅神奇而美妙的画图,大家的心情在那一刻充满了释然与安静。我忽然明白,有心人看景应该处处有奇景。

Hash:045320bf9d3ef332435be625e1be964a64dc7ac0

声明:此文由 中卫寺口风景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