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王家坝开闸泄洪,2000多人连夜转移

轮番的强降雨在长江流域盘踞一个多月后,中国入汛后的主雨带正在向北转移。连接中国南北方的淮河,进入“关键时刻”。

20日一早,淮河挂起洪水红色预警信号,对于淮河汛情有指向性意义的王家坝,时隔13年后再度开闸蓄洪。

今日上午8时32分

位于安徽阜阳阜南县

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

向濛洼蓄洪区分洪!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涨,位于阜阳市境内的淮河干流王家坝段于20日凌晨2时许超出保证水位,并仍保持上涨,目前,淮河王家坝段到正阳关段已全线超警,这意味着淮河汛情进入到严峻态势。

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累计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蓄洪总量达75亿立方米,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居民凌晨紧急转移!

20日凌晨2时许

王家坝水位超过保证水位

昨晚到今天凌晨

王家坝闸下的濛洼蓄洪区

已有2000余居民撤离

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移民迁建政策,淮河濛洼蓄洪区4乡镇的居民全部安置到安全的庄台或保庄圩里居住。这次紧急转移群众财产,主要是群众养殖种植及生产物资。

淮河众多分洪闸,为什么王家坝闸备受关注?

王家坝闸被称为

千里淮河第一闸

是淮河干流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

随着淮河上游地区

近段时间强降雨的加强

目前淮河干支流的水位

都保持上涨态势

每到防汛时

大家都十分关心王家坝的情况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点击播放视频

王家坝水利枢纽工程

王家坝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王家坝闸和濛洼蓄洪区两部分组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响应党和国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中,1953年在阜南县王家坝村建了控制闸,经历50年后2003年11月老闸拆除重建,设计流量为1344~1626立方米每秒。

淮河的水系

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历史上是一条独立水系,由于受黄河夺淮入海影响,使得淮河下游大部分河道被泥沙淤平,堵了淮河入海口并形成洪泽湖。为缓解淮河水患,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和与之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尽管如此,但洪泽湖地势还略高淮河,造成淮河水排泄阻力大,由此淮河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为何王家坝闸水位不高,但防洪压力比较大呢?

据了解

王家坝闸

是处于淮河上游和中游的交接点

上游地区大多是山区

流经豫鄂皖苏四省的淮河总落差200米

可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

王家坝水闸以上为上游

300多公里河道落差约178米

加上上游地处山区

一级支流就达27条

二三级支流100多条

因此一旦洪水下泄

将会很快到达王家坝闸

淮河中、下游至洪泽湖出口约700公里,地面落差只有22米,而淮河下游河道坡降平缓,狭窄弯曲,宣泄不畅,洪水难以迅速流向下游。所以说王家坝闸水位上升乃至行不行洪与阜阳本地降雨关系不大,关键受上游地区降雨影响。

开闸蓄洪需要达到两个条件:

第一,达到29.3米保证水位;

第二,上游中游降雨量也是重要考量条件。

一旦达到这两个条件就要根据国家防总统一指令做好开闸蓄洪准备。‍

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的王家坝闸对于淮河防汛有着指向性意义,在有关淮河防汛的新闻中,“王家坝”几乎是个不得不提的地名。

自1953年建成以来,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先后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

按照中国水利网的报道,历史上,王家坝闸的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立下汗马功劳的还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濛洼地区民众。7月19日晚至20日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2000余居民已经撤离,有媒体称,“又见王家坝精神”。

淮河,迎来关键时刻。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自中国天气网、中国水利网、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网站、凤凰网安徽、 中安在线、阜阳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Hash:7f5382d9ac2e8b24883156ead160df55d2f585bf

声明:此文由 安徽故事频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