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柏乡】之《柏乡县古寺庙——宏光寺》

柏乡县寺庙——宏光寺

柏乡城西北5里处,“高邑道”旁有个古老的村落,唐、宋时期叫“北上耕村”。村中有座寺,名字叫“宏光寺”,民间俗称“上耕寺”。“宏光寺”与“崇光寺”关系紧密,据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修崇光寺碑”(今存十里铺新建寺)记载, 上耕、龙华白露(楼)村的“信士”为“崇光寺”所舍的土地都在“上耕寺”附近,由该寺管理。清朝后期“六个上京”村民集资重修,民国初拆毁。重修碑今在一农户墙基下。

“宏光寺”准确的位置,在今王上京村西、胡上京村北数十米的高地处。此寺虽然县志无载,碑石所记内容暂时尚不能得知,但有一个故事,在民间代代口传,一直于今。这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和宏光寺的故事。

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南巡驻跸柏乡南十里铺,得知柏乡城里有个“崇光寺”香火旺盛,城西北五里还有个寺,叫“宏光寺”。那里环境优美、清静幽雅。嘉靖皇帝本是个佛教信徒,又喜清静,就决定不进县城,到“宏光寺”巡视。嘉靖一行不辞辛苦,涉水穿过两道大河,来到“宏光寺”。寺内鸟语花香,周围稼禾茁壮,远处簇簇农户点缀其间。嘉靖顿觉清新无比。心旷神怡,随有削发出家,在此安度之念。怎奈身为帝王,身不由己,思绪再三,于是对主持道:“朕一心向佛,命尔代朕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以圆朕念。”主持谢恩,高呼万岁。嘉靖走后,主持将“代君出家”牌加以供奉。“宏光寺”受到皇封,代帝修行,名声大振,远近香客络绎不绝,财源广进。

寺里的和尚财大气粗,慢慢开始干坏事,到处宣扬本寺和尚“代君出家”, “犯法没有绑我的绳,犯罪没有斩我的刀。”看着没人敢惹,胆子越来越大,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老百姓狠透了这伙恶和尚。一次,一个员外的小姐到寺里上香,被扣寺里。员外求赵维卿帮助要人。恶和尚迫于压力,虽然拒不承认霸女之事,但还是从秘密地道把小姐送出了寺外。

和尚们见赵维卿与之作对,遂生歹心。鉴于赵是朝廷命官,和尚要出阴招,决定要暗杀赵维卿。在一个风高天黑的夜晚,赵维卿深睡中做了个梦,梦见一群和尚手持钢刀,向北孙村扑来,口喊要杀赵维卿。醒来觉着是梦,翻了翻身又睡了。不久,又梦见关老爷站在炕头前说:“赵卿速跑,一群和尚要杀你,马上就要进村了!”赵醒来,没有在意,又睡着了。直到这群和尚进入院子,醒后为时已晚,无计可施之时,又是关老爷抽掉房顶两根椽子,把房顶弄了一个窟窿,帮他从房上逃出去跑了。

赵维卿躲过一难,赶赴到北京。上朝把和尚作恶多端,祸害乡里,自己险些被杀的事,据实奏明皇上,要求皇上下旨惩处。当时嘉靖帝已故,新皇帝即位。新皇帝也知道先帝路过柏乡“宏光寺”之事,经权衡还是不忍心杀死和尚,想劝劝赵维卿遂说:“罢了吧。”赵文才出众,头脑转的极快,“罢”“耙”二字闪入脑海,马上“领旨”,高呼万岁谢恩。明朝权臣权利很大,当时就对嘉靖帝一心向佛颇有微词,也想帮助赵维卿一把。马上拟作了圣旨。赵维卿带着圣旨,回到柏乡,向县官宣读圣谕。和县官儿一同来到“宏光寺”,把和尚栽到“宏光寺”北边的空地上,身体埋入土中,只露着头儿。命人套上大马,拉着耙,打马飞跑,耙从和尚头上多次经过,把和尚耙死了。从此,“宏光寺”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一心向佛,一直到民国初年。

《柏乡轶事》简介

千秋亭高浮帝气,槐阳岁久鄗黍香。《柏乡轶事》一书是带有故土乡野原始风味的文化大餐,是了解柏乡历史,宣传柏乡很好的乡土教材。

《柏乡轶事》编委会由马玉川、王朴生、王运国、吴丙志、刘玉栓、张宝聚、赵新贞、耿秀锦、魏国静等组成;王运国、马玉川、魏国静为主编。该书分为九章一百二十二篇,三十余万字。内容多为史志不载,觅故记今之作。第一章山水灵境,讲述柏乡的地理环境。第二章史事探究,从不同角度探究史志未记、错记的历史人文事件。第三章史海钩沉,通过实地考察、思辨,探索柏乡历史。第四章千年古村,考证记录了89个行政村的千年变迁。第五章家谱选粹,收录了柏乡几家历史较久且连续的部分家谱。特别是对历史望族柏乡魏氏的渊源进行了探讨。第六章碑石佐证,为史料,便于读者对照思考。第七章史外补遗,记现代之事。第八章教育散记,主要是本县古今教育的史料。第九章艺文集萃,主要辑录文学作品及书目。

摘自《柏乡轶事》

编辑:闫苗苗

审核:张党英 赵小云

Hash:3b4e09721a4ea95244317e627dbb0e406970c08f

声明:此文由 柏乡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