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回归亭纪念园游览记

2020年3月15日,周日,晴

周末休息,计划去光明大顶岭绿道徒步。路经光明农场大观园对面,看到这个新开的景点回归亭纪念园,于是决定先去看看。

门口就有醒目的文字,回归亭纪念园,以及一个大大的框,以及公园志和地图

公园大门

拾级而上,路两侧是关于香港历史的文字介绍,言简意赅。香港回归历史文化景墙,分为三个部分,路的右边第一部分是深港同源,从先秦时期,到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一一道来,左边开始是第二部分百年沧桑,从英国殖民香港到日均侵占香港,抗日烽火,重回殖民统治,令人唏嘘不已,第三部分是东方之珠,从祖国内地与香港,香港经济腾飞到香港回归祖国,让香港百年历史重塑辉煌。

公园志

继续往上走,是紫荆花广场,广场中间有主雕塑,红色的紫荆花,非常好看。

紫荆花广场中间的紫荆花

沿着97级台阶而上就到了回归亭广场,这是九七年的时候的建设的。

回归亭广场

整个纪念园不大,但是设计很好,绿化不错,适合一家人出来游玩,了解历史知识。

光明区回归亭纪念公园于2019年2月23日开工建设,历经5个月建设,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竣工验收,公园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光明区委区政府按照“全市样板、全区地标”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充分将“回归文化、统战元素”融入公园改造,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回归亭纪念公园”。

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加强新时代深港联谊,弘扬统战精神,在香港回归祖国20余年之际,光明区委、区政府以“回归亭”为核心,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立足“全市样板”,打造了凸显回归文化、独具光明特色的回归亭纪念公园,这也是全市第一个以“回归文化、统战元素”为主题的纪念公园。公园的建设,旨在打造全市样板,构建平台,传播香港回归历史,弘扬统战精神,不断推动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更加巩固。

回归亭背后的选址意义,回归亭所处的光明区大博山,西面朝向珠江口虎门要塞,当年林则徐率领军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向南可遥望香港;山下的白花洞,则是抗战游击队根据地,东江纵队将日军小分队全歼于此。可以说回归亭选址的历史意义重大,极具深意。

回归亭纪念公园

光明区回归亭纪念公园立足“全区地标”,重塑人文景观,景点兼具休闲性及文化性,相映成趣,寓教于乐。作为全市标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归亭纪念公园在新时代特殊的环境下,将进一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重任;同时,回归亭纪念公园将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效应,并与其周边光明农场光明小镇等绿色休闲景点呼应融合,形成光明独具特色的红色休闲生态旅游环线,为光明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发挥全区地标关键作用。

走进光明区回归亭纪念公园,处处可见独具匠心的设计,“回”字设计元素贯穿整个公园,凸显回归主题。公园景观形成了“一轴一环多节点”结构。“一轴”即以香港历史及回归路程为文化主线,通过一条文化主轴线来记载祖国内地与香港同根同源、本为一家的历史联系以及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增强香港回归文化的纪念性与历史性;“一环”即增加环形骑行绿道并加以连通,激活绿道休闲健身功能;“多节点”即以茂密的荔枝林为植物基础,通过园路连接多个景观休闲节点,如入口广场、竹林文化景墙、紫荆花广场、景观廊架、九十七级回归台阶、回归亭广场、观景台、登山道和休闲广场等,增强公园内部布景的多元性、趣味性以及文化性。

Hash:dd8aec05a00f36f06358ecd1b3b26a2ed336ba30

声明:此文由 水处理技术交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