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卡斯特——探寻存在感不高的河池,到底拥有怎样的美景!

美景是独一无二的?不!美景或许不可复制,但是美景却各有各的特色与气韵。

提起广西的美景,几乎所有人都会冲口而出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是的,桂林山水之美无需多言,作家陈淼在其《 山水》一文中总结出桂林水“静、清、绿”以及 山“奇、秀、险”的六大特点,很好的概括了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

其实桂林山水不会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方。不论是桂林山水还是其它地方的喀斯特,总是各有特色的,而广西河池就是这样一个同样具有喀斯特风光的地方。

说起河池,它的存在感实在不高,但说起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却可谓大名鼎鼎,其实巴马便是河池的下辖县。据查河池得名于北宋,初置河池县,《今县释名》:“县东古浪溪,南有秀水,西有猫溪,居民多引为陂塘。又有怀德等陂,俱灌溉民田,多者至千余顷。河池水利,甲于粤西,宋因以名县。”明改河池州民国复为县,1965年设立河池专区,1971年改称河池地区,至2002年撤地设市,成为今河池市。但河池之名不响,当地居民多称金城江而不称河池,而金城江则为河池市市区。

河池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除了上述的“广西处处是桂林 ”的观点影响外,还有一个:广西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而在河池,有两个“独一无二”的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别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和毛南族自治县。因此,带着领略桂林以外的喀斯特风光以及探秘少有人知的仫佬族和毛南族的想法,一起探寻河池。

河池位于桂北,柳州之西,南宁之北,百色之东。目前还没有通高铁(动车),只能先坐大巴前往。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元蒙穿岩

该地名为“元蒙穿岩”,正式名称应该是“ 景区”,距离怀群镇约3.5公里。因为位于元蒙屯之旁,故名元蒙穿岩。穿岩,即是指河流侵蚀切开喀斯特山体,形成穿孔,随着山体抬高与流水下蚀,孔洞越来越高,最终形成门状,而门顶部即是所谓的天生桥

早晨的雾气在远处聚成一团,遮蔽着连绵的山头,仿佛白居易诗中所写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更妙的是,原本苍绿的植被,现在看来犹如黛色,与白茫茫的雾气相互映衬,直似水墨丹青,正是人行画中。

沿途还可以见到一段久已废弃的引水渠,为了修路而从中截断,但还记录着这里古老的耕作传统。也可以看到被侵蚀得快要消亡的喀斯特岩体,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着,周围是人工的建筑物,几乎快要看不出来了。

天门山上部是形如驼峰的两座山头,中间凹陷下去,可以想见千万年前曾是两座相连的喀斯特山峰。走进天门山,确实气势雄伟,但比起所谓的气势,更令人震撼的是想见其千万年来不断受到侵蚀的历史。众所周知,喀斯特地貌主要是较容易被水侵蚀的碳酸盐岩所组成,但即使是碳酸盐岩,侵蚀出一座天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大勒峒屯

大勒峒屯是颇有仫佬族特色的村落,世代为吴姓仫佬族的聚居村寨。村中保存有不少古老的仫佬族民居,号称是整个河池市古民居保存最完好的古村寨之一,入选第二批“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电视剧《于成龙》在此拍摄,根据史料记载,在村中搭建了县衙、关庙、城门的场景。

大勒峒屯属于小长安镇范围,但实际处于从县城至小长安镇的路上。从县城可以坐不同的公交车至大地卖村或地洲村下车,然后步行进村。一路前进,周围的峰丛形态各异、连连绵绵,一山接着一山,令人百看不厌。阳光照射在青山之上,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了青绿与墨绿泾渭分明的景象,正所谓一山分两色是也。

如此美好的山山水水,难怪能够如此养人,置身其中仿佛一切都静止了,只剩下身心的愉悦!

Hash:43f8e9bc0eb3d6f389830be1e83cdc6fa78aa70f

声明:此文由 广西玩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