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芒康】打造“目的地”游 全国大咖献计西藏芒康旅游

9月24日,在2019年西藏芒康首届葡萄产业品牌推广暨第五届重走茶马古道旅游节(以下简称“西藏芒康首届葡萄产业推广节”)期间,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相关领导,与来自全国的主流媒体、企业家代表、红酒专家齐聚芒康县曲孜卡乡,为芒康文旅产业、葡萄酒产业发展把脉问计,共谋打好芒康旅游品牌化、精品化、差异化的特色牌,促进芒康葡萄酒产业发展。

聊感受

善妙芒康让嘉宾陶“醉”其中

座谈会上,西藏芒康县副县长卓玛介绍了近年来芒康旅游发展的成果和下一步的计划与打算。卓玛表示,芒康旅游资源丰富,属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腹心地带,拥有4个西藏“惟一”:惟一的千年盐田、惟一的天主教堂、惟一的108眼康养温泉、惟一的百年葡萄酒之乡。芒康正在大力实施对景区的提档升级,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将是芒康旅游接下来的一个工作重点。

芒康县境内有千年古盐田、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也有达美拥雪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此次西藏芒康首届葡萄产业推广节,嘉宾们深入领略了芒康的人文风光和特色民俗重庆市自驾旅游协会产品总监陈波坦言,来芒康之前,不知道芒康还有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千年盐井、加加面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希望芒康能够有一些优惠政策让自驾车团队绕路到芒康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芒康给四川摄影家协会会员陈力谋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他第一次来芒康,在此之前不知道芒康这个地方,更不知道这里有千年盐田、温泉、葡萄酒。这里民俗风情令其着迷,特别是芒康的歌舞表演让他大开眼界。作为一个摄影者,陈力谋说,芒康旅游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一枝独秀,是一个人一生必来不可的地方。

聊旅游

让“过路游”实现价值变现

近年来,芒康县通过整合自身人文资源,以节会聚人气、带产业,重走茶马古道系列活动、西藏芒康茶马古道文化艺术节、芒康觉龙桃花节等节会,不仅带活了地方经济发展,也切实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增收。

围绕树立“卓卓康巴、善妙芒康”这个品牌,芒康正在着力培育精品,全面提升芒康县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努力实现芒康旅游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或重要中转站的转变。但是如何破解“过路游”一直是芒康面临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南阳户外总经理向国玺作了解答,向国玺称,芒康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点要注重体验,让游客不只是走马观花,要让游客留得下来,和景区进行联动,把景点打造成一个深入人心的地方。

重庆中瑞鑫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来安泽围绕“芒康旅游解决收入”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建议,罗来安表示,芒康应该进一步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加强旅游产品的精品化打磨,开发拳头产品,让芒康旅游实现价值变现。

重庆市铜梁安居镇副镇长何磊结合铜梁安居古城景区的打造经验,分析了芒康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何磊表示,芒康历史文化深厚,景区的规划打造应该有长远的考虑和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不断提升景区硬件的同时,景区的软件也需跟上,从专业人才的培养,到产品的开发销售,要形成一个闭环思路。

聊产业

高海拔葡萄酒未来可期

芒康县盐井地区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一直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18世纪中叶,葡萄从法国传到芒康,从那以后,该地群众一直延续着种植葡萄,酿制与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达美拥”葡萄酒是西藏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的产品,也是西藏第一个本土葡萄酒品牌。除了达美拥酒厂,芒康还有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芒康县也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

“在芒康,不仅可以看美景,还能体验葡萄酒的芬芳。”四川省葡萄酒与果业行业协会周劲松表示,第一次知道芒康这个这地方,是因为这里的葡萄酒。芒康葡萄酒具有深厚人文历史,且是高山葡萄酒产区,地理优势在全国独一无二。但是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需用国际化视野进行系统规划。芒康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本产区的葡萄品种,丰富产品形态,在有了品种产品类型的基础上,再进行品牌建设。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祖明从2005年开始进入葡萄酒行业,经历了中国葡萄酒的起步到辉煌再到现在徘徊的整个过程。一直以来,他比较关注高山产区的葡萄。王祖明表示,现在高海拔的葡萄酒产区在全国很少,芒康的葡萄酒也可以后来居上。在有长远规划的基础上,促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未来,芒康葡萄酒将走出藏区,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座谈会最后,昌都市旅游局副局长温平感谢社会各界对芒康发展的关心关注。同时,他表示,昌都孕育了丰富的康巴文化,风靡藏区的康巴弦子、热巴鼓舞、藏东藏戏等文艺传统广泛流传。芒康县将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提升意识,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国道沿线旅游吸引力,提升芒康旅游综合实力。

Hash:611d6a48506e7f38c97170fdd71c409982208879

声明:此文由 搜狐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