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文香故里 放眼金色尼木

  阳光明媚的春日,沿318国道,来到距拉萨城120公里左右的尼木县。这里除了有高远的蓝天白云、美丽的格桑花、醉人的青稞酒和处处飘扬着的洁白哈达,还有一份能时刻体会到震撼心灵的人文力量、匠心力量。

这种力量源自尼木之谐和,民族之亲和,民风之淳和;这种力量源自尼木风光之绝美,物产之丰美,古迹之肃美,传承千年。

尼木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距拉萨市西南12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县辖8个乡镇,33个行政村(居),是一个以生态农牧业为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高原特色小县城。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素有“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拉萨手工作坊、拉萨粮仓”等美誉,以其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和丰美的农牧产品享誉区内外。

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藏王七贤臣吞弥桑布扎(公元617年——650年)在这里发明了藏文字,并将藏香制作技艺传授给了当地百姓。千百年过去了,勤劳智慧的尼木人民一直沿袭着古老的传承,将手工藏香制作技艺和藏文字发扬光大。

如今,由282座水磨组成的“水磨长廊”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字体”仍保存完好,是跨越千年的“活化石”。

尼木县也是西藏民族手工业传承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现有10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的有国家级非遗雪拉藏纸(传承人次仁多杰2018年评为“大国工匠”)、国家级非遗塔荣白面具藏戏(历年拉萨雪顿节首个登台的节目)、国家级非遗尼木藏香和自治区非遗普松经板雕刻,其中藏香、藏纸和雕刻并称“尼木三绝”。1300多年来,这些传统民族手工艺在尼木代代相传,成就了尼木“拉萨作坊”的美名。

跨入新时代,尼木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区、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融入拉萨市“六大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翻开了尼木历史新的一页。

如今,尼木县推出了“文香故里”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建设尼木县全域旅游“π”字型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全国有机农业范县建设,藏鸡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勤劳、勇敢、智慧的尼木人民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书写了最新最美的文字,描绘了最新最美的图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尼木这粒“麦穗”将在希望的曙光下迎风招展,为雪域添彩,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最动听的“尼木故事”。

Hash:44013a6f4e78aca9f584b4f11605c7bcbeadfd0f

声明:此文由 西藏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