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梅里北坡,超级隐秘的世界级徒步线路

中国西南,地球远古时期的洪荒之力造就了傲睥天下的青藏高原,而在这一系列的毁灭和创造的大碰撞中,除了亚欧板块顽强地抵抗外,东部的扬子板块出人意料地遏制了印度板块的入侵,并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耸隆起七列褶皱,这便是举世闻名、横亘川、滇、藏的横断山脉。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怒山、宁静山(芒康山)——云岭、沙鲁里山脉、大雪山脉、邛崃山脉、岷山七组山脉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于是共同形成横断七脉六江的地理格局。可以说,长期的闭塞和通行障碍使得横断山至今仍有许多未知之谜等待人们探索和发现。近年来,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县,行程4——5天,路程50公里,难度略强于洛克线的梅里北坡小环线突然成为大热的徒步线路,为了一睹梅里雪山北坡的绝世容颜,我们选择了三条环线中的坡均小环线。

首站:来自广东福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六省和留英回国的十一名名队友分别从各自所在地赶赴丽江古城汇合。八月的丽江,时晴时雨,依然是喜怒无常,不过在出发的清晨给了我们一个好兆头——朝霞映古城,金光耀玉龙

队友们在机场大巴终点处集合完毕已近中午,路怒症的司机车开得异常狂野,沿着国道G214一路疾驰,中巴在险峻的澜沧江峡谷左旋右绕好不销魂——脚趾拇儿都抓紧了!

好在情商极高的水草妹妹用言语和食物安抚住了这位长相酷似孙红雷的驾驶员,当经历了二十几场阵雨后,在傍晚时分总算平安抵达了德钦县。

常规情况下,德钦县的飞来寺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观景台,所以我们选择了直面雪山的明珠拉卡酒店,站在阳台,甚至睡在床上,都可以欣赏到梅里雪山的倩影。

热腾腾的松茸炖山鸡伴着凉冰冰的大理V8啤酒,小伙伴们的一番自我介绍很快拉近了距离,回到酒店,夜风习习,山河星辰啊!有爱的人请继续装B!

次日晨,预先联系好的中巴来到酒店把我们拉到百十公里外的澜沧江大峡谷,办好入山登记手续,在绝壁悬崖上盘旋了九十九道拐后,车子稳稳停在德钦县佛山乡亚贡村。三哥、队长、猎人、山歌王子等几名康巴汉子牵着马匹已在徒步起点迎候我们。

我们此次徒步为坡均小环线,起点从亚贡村——涨价营地(九公里)——坡均营地(七公里)——坡将上方营地——滇藏界垭口(海拔5200米)——坡将上方营地——达拉以古——亚贡村。为了节省体力,雇佣五匹骡马驼运重物,人员轻装前行。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便在美女向导卓玛的带领下向着营地出发。如同一些户外爱好者所言,穷乡僻壤被冠以世外桃源,而原始蛮荒则谓之香格里拉!这也是驴友们为何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天然、质朴,这才是户外追求的极致!

连日的持续降雨,使得山中溪流暴涨,虎啸雷鸣般的溪水已变得六亲不认,山洪席卷着枯枝败叶甚至夹杂着细碎的石头翻涌咆哮,阴霾的天笼罩在头顶,初次相逢,梅里雪山就给了我们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

徒步线路大多是沿着河谷,溯流而上,这条线路平日里是当地藏民进山采挖虫草、松茸,或者砍柴放牧的山路,所以非常原始,跨过一座简易木桥,顺着不甚清晰的路迹逐渐深入到河谷的森林和竹林中。

由于下雨,这里的山路相当湿滑,虽说是轻装,但是弥勒身背两台单反和一架无人机,算不上重装,可这二十多斤也是不轻啊!有几处还是横切的滑坡碎石小道,一不小心就会滑坠入山下溪涧,所以一定要使用登山杖。

梅里北坡的森林里,简直是一个生物大展台,除了各种各样的植物,长满青苔的树干或树桩上还丛丛密密地缀着各种形态可爱得菌类

童话中的花蘑菇,沾染了雨露显得特别晶莹滋润,不过据向导说,这么美丽的蘑菇可是有毒的,吃了会产生幻觉,见小人的那种哟!

这玩意儿,不知是否就是那传说中的羊肚菌,反正菌盖的褶皱很像烫火锅的毛肚哈!

亚贡村的康巴汉子真的很好很令人感动,在到达营地前,山洪冲毁了原来的便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几名藏族大哥找来两棵大树,肩扛绳拖,很快搭起一座木桥。

第一天的行程比较轻松,顺着溪流穿过较为平缓的碎石坡,在密林中徒步大约4小时,便到达海拔3550米左右的涨价营地。

第二天大早简单洗漱后,用过早餐继续沿河谷森林前行,有了第一天的适应,今天的路程虽然只有7公里,但是爬升将达700米左右.

一路上依然能够见到各种菌类(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展示了)

虽然不时的雨雾冲淡了大家对景致的关心,但是梅里北坡的魅力就在于,不管你有意或是无意,成堆的雪山就是要闪现在你视野里。这不,爬升过程中,海拔6040米的芒框腊卡峰便闪着幽幽冷光时隐时现。

跨过山川,穿过人海,就为在雪山怀里深情一拜,所谓高山仰止,实际求的就这快活自在!

今日终点为海拔4250米的坡均营地,它被藏族同胞称为“神仙居住的谷底”。营地位于梅里群峰三座雪山之下、著名的奶日顶卡冰川侧碛堤之上。

领队毛驴先森为全队拍下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夜人(云南)、小豹子(湖北)、CeLine(英国)、小王(福建)、缓缓(成都)、秋枫(成都)、水草(广东)、弥勒(成都)、Super cat(成都)、可儿龙(湖南)。

坡均营地正好在奶日顶卡冰川对面,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景观台,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海拔6300米的来日贡卡峰、6379米的奶日顶卡峰、6040米的芒框腊卡峰等三座雪山。

尽管天气不好,也无法补充电力,抱着有胜于无的信念,还是放飞起无人机去看到奶日顶卡冰川那飞瀑陡挂、跌宕直泻的雄奇景象。

安营扎寨完毕,九零后们开始了各种装B表演:本就是大理白族赫赫有名的游侠夜人,深得大理段氏功夫精髓,风花雪月亦是见多啦,所以面对四大美人,毫无怜香惜玉之心,竟然痛下杀手!

这次徒步遭遇天天下雨,五天中竟然只晴了半日,但就这半日晴却无疑是梅里雪山馈赠给我们的最佳礼物:8月12日晚21时,正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期,听到姑娘们惊呼,冲出来一看,哇!一道银河怒悬雪山之顶!

这些闪耀在夜空,距离我们2.5亿光年的访客,拖着长尾巴欢乐的你追我赶,坠入梅里群峰的怀抱里,见者是何等的幸运和惊喜?

掀开帐篷,瞧见东方发红,赶紧披衣而起奔出帐篷,天晴啦!

清脆的几声鸟鸣,划破了黎明的宁静,清晨的坡均营地分外静谧迷人!悄悄告诉你:悬崖边的厕所,才是最佳的冰川观景点哟!

提着相机,抓拍来日贡卡峰、奶日顶卡峰、芒框腊卡峰三座雪山的日照金山,雪山顶上祥云涌动,庄严神美无匹!

热情善良的山哥见我在拍雪山,立刻叫我跟随他去上方的湖泊处去拍金山倒影,可惜尽管气喘吁吁地赶到湖边,金山却——没啦!

奶日顶卡冰川下,一脸懵逼的小伙伴们茫然不知所措,日照金山?在哪?在哪?

还是贪睡的美女有福啊!反正看不到日照金山,睡够了看蓝天白云岂不更好?

坡均营地过去是亚贡村村民挖掘虫草歇息的地方,据三哥介绍,二十年前来这时,冰川一直填满了整个山谷,现在却退缩到山腰之上了。

奶日顶卡冰川由奶日顶卡和来日贡卡两座雪山的北坡冰川构成,由于奶日顶卡顶峰(海拔6379米)略高,所以称之为奶日顶卡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还在不断退化。

将无人机飞至奶日顶卡冰川上部,可以看到巨大的冰川体上冰塔林立、皴纹密布,如波涛起伏,似万帆齐扬,又像玉娇龙身上的片片龙鳞,晶莹剔透,发散着幽蓝的寒光。

用长焦镜头拉近,海拔6379米的奶日顶卡峰,厚厚的积雪层纹理毕现,峰顶犹如蛋卷冰淇淋上厚厚的奶油,丝滑油腻,让人好想舔上一舔,轻轻咬上一口。

而来日贡卡和芒框腊卡峰那薄如利刃般的峰脊则难以承载过厚的积雪,因而时不时会发生雪崩,芒框腊卡峰体上那些密如衣褶的雪崩滑坠纹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冰川下面,冰川融水还穿透了山壁,形成一条暗冰河,在浸蚀穿山壁后,化作一条小溪,潺潺流入山下的澜沧江。

吃过早餐,趁着天气晴好,我们接受了三哥的建议,顺着沟谷纵深,前往探秘冰川脚下的梅里双湖

不得不承认,坡均营地是一处罕有的与雪山冰川同框的大片产出地。这里也是梅里雪山名副其实的空中观景台,是一条完全可以媲美ACT、EBC等世界顶级徒步线路的探索之路。

英国留学回来的CeLine,随意潇洒滴在大石头上一坐,就满满的阿尔卑斯风情!

当然,昨夜狂欢中被我们闹着一起喝光了5斤酒的山歌王子,此刻仍醉意朦胧的跌卧花间,沐浴着阳光晨露,憨憨的陪着他的牦牛们,是不是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呢?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为了赶在中午之前到达双湖,我和可儿龙将向导和队友抛在身后拼命往前赶路,沟谷中全是片状或齿状的冰川砾石,完全没有道路和痕迹可循,只能凭着方向定位,石滩上不时可见病死或摔死的动物尸体。

刚刚走到冰川拐角处,同伴们追上来叫嚷着不去双湖了,原来三哥看着天色不对,估计要下大到暴雨,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原路返回营地。

虽有不甘,但是还得服从大局呀,眼看已是中午,于是在冰川瀑布下,大伙原地休整片刻,吃吃喝喝准备返家。

夜人这个白族少年,是头真正的强驴,国内的户外线路大多跑遍,除了一路为大家铺路搭桥,热心助人,还果真是身手不凡,你看他在如此高海拔还能高高跃起!

不过他遇到江湖鲨鱼——隔壁小王就惨喽!无招胜有招,随你七十二路伏魔杖法舞得何等水泄不通,小王总能乘虚而入,后发先至!哈哈!

最佳三人组——在水草妹妹的带领下,保持着固定节奏,总是笑到最后!

如果要问这家伙是谁?毛驴先森想必是痛不欲生,金毛藏野蜂,酿的蜜贼甜,蛰着人贼疼!不过这次大伙都非常感激毛驴,他用:被野蜂蛰背,被泡菜瓶子炸眼,被树枝戳PP,被门夹烂手,被石头撞膝盖,踩滑背摔跌入冰河,怒踩牛粪,新鞋烤掉胶等自残方式换来了整个行程的半日晴天!

冰川侧碛堤陡且峭,而且全是片石,如果下起雨来,很容易造成滑坠,所以要在大雨来临之前赶回营地。

刚刚的晴天丽日在午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团的云气阴沉着脸顺着山谷滚滚而来,似乎要将我们吞噬!

很快就要走过滑坡路段,三哥提醒大家,这里有一丝丝信号,大家可以发个短信报个平安。所以,遇事莫要慌,再忙也坐下来先发个朋友圈

果不其然,还未到达营地,铺天盖地的大雨就倾盆而至,窜入三哥他们的小木屋避雨烤火,热腾腾的酥油茶、外酥里嫩的青稞粑粑,蘸着野蜂蜜吃,简直是人间美味呀!雨一直下,足足倾泄了六七个钟头方才停下,而夜晚的星空也仅一闪而过便重新被雾霭盘踞。

连日的降雨让三哥忧心忡忡,为了大家的安全,他建议我们放弃5200米的滇藏垭口,第四天直接翻越海拔4770米的次丁垭口。

冒雨冲顶海拔4770米的次丁垭口,半山回首,拍摄金山倒影的小湖泊已化为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怀中。表演欲极强的秋枫默默在后压阵,此刻的他更像《加勒海盗》中的杰克船长。

俗话说,装B的男人很傻,撑伞的男人更傻!可是秋枫却装得像模像样,为啥?快撑不住啦,大家都在看他呀!

半山回望,雪山冰川又以一种温婉朦胧的形态展示着它们的芳华!

这是途中最陡的一个坡段,走在后面的人须特别小心,前面如果踩滑,滚石飞坠,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哈!

天上细雨霏霏,谷中氤氲升腾,眼前的景象用人间仙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刚刚在爬坡中被一位重装大叔蹬下一块大石砸伤手腿的小豹子已恢复笑意,所幸距离近,造成的冲击不大,因此疼了一会也就没啥大碍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原野芬芳,花草烂漫,水草妹妹就是适合这样的画面!

这是什么?哇喔,传说中的天山雪莲竟然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终于登上海拔4770米的次丁垭口,山间云海茫茫,佛手石矗立在崖边,庇佑着朝圣的人们!

翻过垭口,一眼就瞥见山坳中,星星点点缀着几个小水洼,成群的马儿悠闲地踱着步,啃食着青草。

一阵急行军,队伍很快就来到今天的营地——海拔4450米的坡将营地。

美女向导卓玛的丈夫在此放牧,进入营地前,许多队友都踩到湿滑的苔石,灌满了一鞋的水,所以赶紧到小木屋烤火烤鞋,而这头憨萌的小牛瞪着一双唐老鸭的眼,哀怨地望着一向宠爱自己的主人,无解无奈!

清晨的山谷,苍翠欲滴,云杉、云海、骏马,无须矫揉造作,随便一框,便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头始终徘徊在帐篷外的动物究竟是啥?你可以指驴为马,不过它和咱们的毛驴先森有得一比,都可将人萌化!

今天是第五天,也是徒步的最后一天,行程为坡将营地——亚贡村,徒步约19公里,爬升200米,下降1500米。

连日的降雨加上亚贡村为了接待徒步中国的80人大部队,将山上的骡马全部赶下山。因此下山的道路被马匹践踏得近乎变态的烂,无数的泥坑灌满马屎牛粪,难度几乎也翻了一倍,很是折磨膝盖呀!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毛驴先森,不愧是个阳光少年,遭受那么多的折难,依然是神采奕奕、魅力不减!

山风渐起,云开雾散,雪山大佬们终于撩开面纱偶露峥嵘,所谓神龙当不见首尾,这自是另外一种震撼啦!

钻出针叶林,七拐八拐,对面山头的云端中一座村庄凸显在眼前,此际,卓玛清越嘹亮的歌声响起,她自豪地告诉我们,对面的村庄就是她的家——亚贡村。

行百里路九十方半,漫漫十九公里,即便看到亚贡村遥不可及,仍旧一鼓作气冲下山,踏着长满青苔的溪石狂奔,也顾不得拖泥带水和一路趔趄形象尽失了,因为:三哥、队长、猎人、山歌王子已杀了三只鸡炖好鸡汤等着我们喝酒吃肉啦!

深情的山歌,浓浓的美酒,鲜美的鸡汤,亚贡村的几位藏族兄弟用他们的淳朴和善良为这次徒步画下一个美好的逗号,为啥不是句号?因为,我还要来亚贡村,当山枫似火、云山如画时,我还会带着谢意和敬意来看美丽的梅里雪山、来看我的藏族兄弟们!

Hash:0d8b0171add39144ce2a8af09eff7c2b9922c567

声明:此文由 无巍不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