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的这些景点你都去过不算厉害!知道历史

好多小伙伴对于蒙自景点并不陌生,但是咱们蒙自的好多景点,都有一定的历史故事,相信好多老一辈蒙自人是知道的,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知道的不多,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玉皇阁

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在蒙自县城承恩街口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隍阁及东西两阁组成。

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 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合在一起呈“三阁鼎立”之势,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位于蒙自县城的最高位上,是古时阴阳家所称的蒙坝龙头,建阁者的愿望是把阁建在这里,以镇住蒙自龙气地脉,使蒙自能消灾平安

今天的玉皇阁也的确是蒙自人民寄托自己保安和幸福愿望的地方,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很盛。平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在这里弹洞经,更为玉皇阁增添了一些庄严肃穆的气氛。

鸣鹫缘狮洞

缘狮洞又名观音洞,也叫白玉楼,位于蒙自通往文山公路的左侧,距蒙自39公里,属鸣鹫苗族乡。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缘狮洞附近探明有个大银矿,其蕴藏量是中国第一的。

缘狮是有缘于狮子的意思,相传,一对苗族情人在洞中不小心遇难,一只狮子突然出现并将他们从危难中解救了出来。

登上“白玉楼”, 遥望对面山上,有个石洞,有这样一个传说:过去唐僧取经路过这里,因为马不能进寺院,就把它拴在那个洞里,那个洞叫“白龙洞”, 自古以来就叫这个名字。再遥望左边的山峰,它被称为“美女梳鬏坡”,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过去有一个仙人,他挑了一对大石头,想要把河道堵住,这样就会淹没好多良田,残害许多生灵。有一位仙女于心不忍,就故意出现在这里,对着成片的水田梳理秀发。果然,挑石头的仙人就被这位美貌的仙子吸引了,一时看呆了,就把石担放在了河边。时间很快过去,鸡一叫,善良的仙女,化成了“美女梳鬏坡”,永远守护着这个乡村;挑担的仙人逃到一个山洞里,飞升不及,留下了一双脚,挂在洞顶。过去,村里有位老人当民兵时,曾好奇地用枪打过那个“石脚”,结果打了十二发子弹颗颗不响,打向别的地方却可以响!回家后浑身酸痛,象散了架一样,后来到“仙人脚”那里忏悔了一番就好了。这些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体现了当地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因此也保持了一种不敢妄自尊大的传统!

南湖

相传清光绪年间滇南蒙自县的南湖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一位名叫张浩的秀才为了赶考整天在岛上八角亭内苦读诗书。她的妻子每天从家里送饭给他食用,秀才求知心切,读书十分刻苦,常常废寝忘食。一天,妻子念他读书辛苦,把家里的肥壮母鸡杀了在土罐中炖,放上米线,送去给丈夫滋补身体。

当时秀才正在废寝忘食地攻书,她在旁坐着等候,便睡着了。半个时辰后醒来一看饭菜未动,有点生气,要把米线拿回去重新热,当她拿土罐的时候,发现土罐还烫乎乎的。喜出望外地揭开一看,原来是鸡汤表面盖着一层黄色的鸡油,起着保温的作用。秀才吃了这种美味可口的米线,十分满意。此事传了出去,成为佳话,大家都学着去做。因为秀才妻子到岛上送饭要通过那座桥,便将这种米线取名为过桥米线

瀛洲亭

蒙自瀛洲亭是蒙自南湖公园内的重要观赏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29年(1690年),顶盖琉璃瓦,黄绿相间,脊饰吻兽,宝顶耸立。内外装修富丽,画栋飞檐,整体造型挺秀,结构匀称。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阿迷州知府王来贵署理蒙自县知事,捐资浚清果泉,引水入湖并筑北堤,众民感德建亭于湖东,名瀛仙亭。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更名为“瀛洲亭”。

瀛洲亭是清代园林建筑佳作之一,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园林建筑卷》。瀛洲亭还与与它周围的景物一道,素被历代文人学士誉为“三山毓秀”。1987年公布为云南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海关

蒙自海关是云南省设置的第一个正关,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置的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旧址。蒙自海关旧址位于蒙自市城南湖东南隅。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蒙自开关通商后修建,包括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花园,哥胪士洋行等五个保护点,多为法式建筑。

蒙自邮政局

蒙自邮政局是云南省的第一个邮政局。大清蒙自邮政局开办之后,经营的业务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贸易契、书籍、货样、包裹、汇兑及新闻纸寄递等。邮政业务发展十分迅速。

在蒙自邮政121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新中国邮政三个历史朝代,更是见证了云南红河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南联大遗址

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曾迁来蒙自,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驻蒙自讲学。

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课余时间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水里鱼翔浅底,鸟儿扑飞,莲叶田田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那首感情淋漓的诗,不禁让人涌泪: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碧色寨

碧色寨原名叫“坡心”,因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便取名“碧色寨”。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碧色寨,成为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繁忙的中转站及贸易集市,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据说蔡锷将军当年在京城名妓小凤仙的帮助下,逃离北京,就是沿滇越铁路回昆,举起护国讨袁大旗的。列车在返昆途中,曾在碧色寨停靠,袁世凯命蒙自爪牙冒充当地绅商代表,以敬酒的名义,暗杀蔡锷。结果蔡锷将军的贴身副官下车代蔡锷答谢,被刺身亡,列车急忙启动,驶离碧色寨。这段故事,又为碧色寨披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注: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Hash:b0695f58ac9d344c887efe75c823115cb1499093

声明:此文由 加油红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