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旅发之风探神秘从江

11月29日,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从江第十四届侗族大歌节在从江圆满落幕。

从江对于很多人人来说都是一片带有神秘色彩的土地。

近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不断发展,神秘的从江的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农耕文化遗存加榜梯田,“世界非遗”小黄侗族大歌等一张张名片掀开她的面纱让世人一起欣赏她的美。

本台记者也乘着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从江第十四届侗族大歌节粗略的去探索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从江。

原生态芦笙大赛:每队40把芦笙,两队芦笙队在比赛中以声响度、节奏强弱、穿透力、压倒对方的情况定胜负,当1600把芦笙同时吹起,音乐的穿透力让人不由得连连感叹,场面十分震撼!

还没从芦笙的曲调中回过神来,就看见了美丽的绣娘们,每一个绣娘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侗族平绣、破线绣、高增放线绣、锁绣、侗族织锦各种绣法都别具匠心。

来自“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的官德英说:“我们是黑苗,我绣的是锁绣。以我们村里面的那些男生用的工具、道具那些为我们的锁绣,(同时)给我带来了一些好处发展,可以去发展创业带动我们村里面的妇女,就不再是家里面的家庭主妇了,我们也有我们的职业。”

官德英的作品

让我们倾听从江声音

来从江不听侗族大歌怎么舍得走,一路驱车去小黄,一路上山路虽然崎岖,但是沿途的寨子秀美的风景会让你忘记疲惫。到达小黄,男女老少唱着侗族大歌欢迎远到而来的朋友们,洗净大家的疲惫和内心的焦躁,在这片刻中回归淳朴、回归自然。

小黄村银花奶奶:“(我) 今年76了,从 四岁,五岁开始讲话就开始教歌唱歌了,有1000人学生了。我爱唱歌,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唱歌,(现在的)他们的事很多,白天要上课,晚上要玩他们就是没有什么时间学歌,他们放学来就和我学歌,就是 一代的传下去。”

岜沙男孩到15岁以后,都要举行“成人仪式”,时间一般定在当年的秋末或初冬季节。当男孩年龄跨入15岁的那一年春季,其父在家中杀鸡,备上米酒、鱼等食物,邀请本家族中的“鬼师”,完成了人生旅途中身份角色的转换,真正意义上成为真正的岜沙人。

从江香猪是在贵州从江县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数百年的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而形成的特小型猪种,以其"体型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四大特点而著称。

2006年农业部将其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这些梯田中间均散落着苗乡独具特色的吊脚楼,犹如点缀在银河里的行星。远远望去,那些依稀可见的吊脚楼,若隐若现,飘渺悠然,让你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五年来,从江县综合经济、地区生产总值较快增长。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9.0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7.28亿元,总量是2012年的1.97倍,净增28.22亿元,年均增长15.7%。

从江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由2012年的4.19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3.39亿元,净增长9.2亿元,年均增长33.7%。2012-2016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如图所示。

小编私心时间

从江的米好吃、猪肉好吃、在路面的糯米饭配上烤肉更是好吃到爆,不说直接上图。

但是这次也是遗憾满满,因为时间原因不能去感受鼓楼抢鸡、瑶族药浴、抬官人等多钟各异的民俗民风,犹抱琵琶半遮面才会让人更向往。

从江,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记者:晶晶、芳塬

部分图片来源于从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媒体编辑:芳塬

Hash:fd4b3268c1c0311f2609fc506be5b28d8ea7010b

声明:此文由 黔东南交通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