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宜宾古八景之“翠屏晚钟”

翠屏晚钟

古寺烟岚合,松门锁翠荫。

钟声流旷野,僧语隔遥岑。

静夜生虚静,空山见道心。

碧云秋色暗,逸响听沉沉。

“晚钟”即今翠屏山临江亭。

三面临水的宜宾,背靠四季常青的翠屏山。翠屏山一名,是由于此山海拔502.9米,山势起伏,一片林海,望之若屏,故得此名。据史载,明朝的时分,翠屏山腰有座叙州府书院,因在翠屏山而得名翠屏书院。书院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八方学子汇萃,人才倍出。

书院门前,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八角尖顶的钟楼,晨昏时分,洪亮的钟声随风传送很远。后来,翠屏书院迁到城区大南门正街,改名为尚志学堂,后又改名为叙属联中,现为宜宾市一中。山上的翠屏书院,遗址保管完好,现辟为赵一曼留念馆。

大诗人黄庭坚谪居宜宾时,对此名胜赞扬有加。曾写有“山绕楼台钟鼓晚”的诗句。山道石阶开阔,道旁树荫夹道,苍翠欲滴,“百草园”内百花争艳,花果飘香;梅亭,荷亭,俗气精巧,参差其间。镶嵌在绿树丛中的菱沼荷池,波纹微波,更添秀色。

据清嘉庆版《宜宾县志》记载:“宜宾八景,此非嘉庆本所载,为民国二十一年翻印时新增,故本志原目录未录,因宜宾知县车申田成稿后未及刊载,民国时翻印当系依据中央存稿增补。”

山地势恍然大悟,翠竹千竿,格外清幽。清代山间建有殿宇轩敞的翠屏书院,为古时宜宾的最高学府(后翠屏书院迁到城区大南门正街,改名为尚志学堂,后又改名为叙属联中,现为宜宾市一中)。书院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硕儒执教,学子荟萃,因而人才辈出,名播远近。书院门前有对称的八角尖顶钟鼓楼两座,古朴典雅,对称工整,当其晨昏时分,钟声敲响,激越整个翠屏,响彻山下。清代宜宾知县、山东海阳县进士车申田曾题《翠屏晚钟》一首:“古寺烟岚合,松门锁翠荫。钟声流原野,僧语隔遥岑。静夜生虚静,空山见道心。碧云秋色暗,逸响听沉沉。”

山后林荫曲径,市声尽息,遍地山花,怪石嶙峋,景色愈加幽丽。岷江温静潆洄,明澈碧透,从山脚缓缓流过,对岸平畴千里,田园风光。当其丽日晴空之时,登山远眺,旧州塔白塔、黑塔、三塔鼎立,一览无遗。七星山东山天柱山环绕宜宾城,奇峰叠翠,与翠屏遥相对应。两江环流城郭,烟波浩淼。古人曾题诗“断续云横面面山,翠屏深处古禅关,石城远控双流外,烟火高腾万树间。”

而今,那残留的景物,一段,一片,一点,点点滴滴,如萤火,如星光,如歌如画,翠屏晚钟似乎悠悠然还在人们记忆深处回荡。此外,山上还重建和新建有“哪吒行宫”、“一览三江楼”、“三友亭”、“蜀南楼”、“观景楼”等景点和文娱设备。

游宜宾-宜宾专业的乡村旅游平台

编辑:郑杰

校对:罗朕

审核:陈文祎

Hash:ea539540a4cf6f4c8120cf09eb6df50ac13e9ad7

声明:此文由 游宜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