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有个旅游大县!而80%的四川人都没去过!

成都人选择去哪儿旅游

80%的人都想不起

川北还有个剑阁县!

剑阁阵容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样的雄关奇险

不去看一次还说自己是四川人?

剑门

作为5A级旅游风景区剑门关静静的矗立川北,和甘肃的交界处。曾经的剑阁,几乎就是剑门关的别称,直到改剑州为剑阁县之后,剑阁才成为剑阁县专称。

现在的剑门关,不只是5A级风景区,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现在的剑门关,不仅有雄关漫道,更有他的主角:姜维。山巅的姜维神像,景区东南的平襄侯祠,都是姜维一生荣耀的象征。

除此之外,红星广场记载的红军历史,剑门栈道的险峻,石笋峰的孤绝,都非常值得一观。

这样的剑门关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翠云廊

和剑门关一起组成剑门关风景区的翠云廊稍微要弱了一头,是国家4A级风景区,横跨剑阁和梓潼两县,美不胜收。

翠云廊得名于康熙年间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句,在此之前翠云廊的名字还要气派:叫做皇柏大道。

这条古蜀道历经2000年,从秦始皇年间种植柏树开始,历经七次大规模的人工植树活动,才形成今天绵延百里的翠云廊。最近的一次大型植树活动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虽然有过破坏,但保护恢复工作一直都做的很好。

既然叫翠云廊,最大的看点也就是各式各样的柏树。这些柏树可不是籍籍无名,而都是有名有姓之辈。

树龄2300余岁的古柏王,双树交织的鸳鸯柏,横空生长的天桥柏,半边枯死的阿斗柏……每一颗柏树都有故事,每一颗柏树都是不同的。

沿途除了柏树,还有张飞像,李壁祠点缀这条绵延百里的翠玉色的蜀道。那一颗颗参天的柏树仿佛在告诉我们,来吧,真的不虚此行。

剑州古城

剑阁县,古名剑州,自从设立剑阁县以来,剑阁才变成剑阁县的专称。剑州古城,也就是剑阁古城,自然就是曾经剑阁县的模样。

剑阁古城是是四川省剑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四山环绕的剑阁县城,北有涓涓傍城东门过闻溪河,东南有秀丽的鹤鸣山,川陕公路傍城东门过闻溪河,终日车如流,人如潮。

剑州城墙修筑于明朝正德年间,主持修建的正是在翠云廊立祠的李壁。城墙呈桃形状环绕古城,周长1582米,现只存528米,由青石垒砌,中心夯土,高5米,厚3米,依稀可见当年雄伟。

修建剑州城墙的李壁,不仅有在翠云廊的李壁祠,还有在剑州古城内的二贤祠。另一位贤人是明末清初的杨如震,据说诗字画三绝,是当世名士。

如果去剑阁旅行,一定要去城门附近转转,真实的老城墙已经不多了。

鹤鸣山

四川有两处鹤鸣山,一处大邑,一处广元。虽然分处两地,但其实名出同源。

剑阁鹤鸣山又称东山,位于普安镇东,因张道陵张天师于此修道,经常驾乘仙鹤往返期间,故名鹤鸣山。

但要是剑阁的鹤鸣山要是只有道教和张道陵,倒也不足为道也。剑阁鹤鸣山有三绝,每一绝都令人赞叹不已。

一绝: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碑。唐大中八年剑州刺史蒋郁监造重阳亭,邀请在梓州为官的李商隐作铭文。重阳亭虽然曾经损毁,但此碑却从未损坏。

二绝:《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唐上元二年,诗人元结名为歌颂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实现中兴,实为讽刺现实撰写此颂,南宋年间翻刻至此。

三绝:摩崖道教造像。重阳亭右侧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国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均将它们列入章目重点介绍。

这剑阁县,就连一处东山鹤鸣山都如此藏龙卧虎!

觉苑寺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重建,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年间复名觉苑寺。

别的庙宇因为大雄宝殿,因为著名僧人而出名;剑阁的觉苑寺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其中的壁画而著称。

大雄宝殿内四周高3.5米的壁上。绘制者精美的十六铺。二百多幅《佛传》故事彩画。每幅壁画均以四字墨书为题。

末尾绘着该寺当年的主持僧净智及其徒道芳和尚等信徒的肖像。总计170多平方米,是明代英宗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大殿重建后,由民间艺人集体绘制的。

著名画家邵宇曾说,这里的笔画水平已经在唐寅和仇英之上,是明代最高水平。

经过人们历年的保护,这里的壁画和敦煌壁画命运截然不同,保护的完好如初。

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剑阁县

可以说是藏龙卧虎

5A的剑门关

4A的翠云廊

古城、深山、古刹

每一个都是旅游的好去处

最后悄悄和大家说

广元的米凉面超好吃der!

去剑阁旅游

一定要去吃个够!

| 编辑:阿越 主编:言非

| 大成都整理编辑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Hash:ed3d9912983b59d5924d92b3be38dfdc11815d0a

声明:此文由 大成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