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珲春市密江乡,喜看百年古村如何奏响美丽乡村“最强音”

「本文来源:吉报调查」

金秋九月,走进珲春市密江乡,缓缓流淌的密江河,如一条流动的美丽项链,装点着如诗如画的珲春之秋;走在下洼子村的乡路上,沿途色彩艳丽、生动可爱的大马哈鱼绘画墙,让这座小村庄变得格外俏丽;探索伫立百年的朝鲜族古居,岁月在青瓦白墙上镌刻的痕迹,默默地讲述着岁月的变迁……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密江乡宝贵的旅游资源

密江乡位于珲春市西部,距市区26公里。近年来,珲春市密江乡充分发掘依托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积极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路线,串联梳理全乡旅游线路,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大麻哈鱼文化为主体、历史民俗为补充的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路线。

密江河发源于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磨盘山南麓,流经密江乡三安村、中岗子村、下洼子村、解放村和密江村,在密江村口处流入图们江。河道两岸林木丛生,水质清澈,山依水,水绕山,山水相映,林水相亲。由于河道中大块岩石阻拦水流,自然形成峰回水转现象,故称“回岩河”。在这里生活着花羔红点鲑、细鳞鱼等冷水鱼类,下游河口能捕捉到沿图们江溯水而上的大马哈鱼和滩头鱼

近年来,密江乡依托密江河及周边村落生态、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山庄经济,建成了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餐饮、民宿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山庄、休闲农庄。截至目前,密江乡共有特色山庄8个。

来到密江乡民宿乐园,袅袅炊烟从一座座凉亭里飘出,游客们推杯换盏,品尝农家美食;淘气堡上,孩子们愉快玩耍,笑声不断;夜晚,拉起幕布、打开投影仪,一家人围坐在民宿屋前,伴着点点星光,看一场温馨的家庭电影……

密江乡下洼子村位于密江河大马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誉为“大马哈鱼的故乡”。多年以来,密江乡以下洼子村为依托,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通过持续开展放流节等活动,规划建设大马哈鱼研学基地、大马哈鱼科普展示馆等,着力打造“大马哈鱼之乡”旅游品牌。

每年4月下旬,中国珲春密江大马哈鱼放流节会在下洼子村隆重举行。密江河畔,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将大马哈鱼鱼苗小心翼翼地放流到清澈的河水中,十万余尾大马哈鱼鱼苗顺流进入图们江,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衍生息。放流现场,在悠扬的洞箫声中,现场制作的生鱼片、朝鲜族风味小鱼汤等,给国内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下洼子村乡路两侧的彩绘墙上,生动地绘制了大马哈鱼的一生。走进密江乡冷水鱼基地,数米深的鱼池清澈见底,池中的冷水鱼一点儿也不怕人,忽而分散开来游向远处,忽而聚在一起慢慢游动,来来往往,仿佛在与游人游戏。

近年来,密江乡以大马哈鱼文化为主体,历史民俗文化为补充,大力打造研学旅游品牌,通过与学校、企业合作,开展系列研学活动,让学生和孩子走出城市、走出课本,亲身体验放流的乐趣,充分了解大马哈鱼的生活习性和鱼苗孵化等知识。

密江乡作为朝鲜族洞箫的发源地,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等国家级荣誉。

朝鲜族洞箫是朝鲜族代表性的演奏乐器,其音色浑厚,能生动地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密江乡十分重视洞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托“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品牌和文化优势,成立洞箫协会,建设洞箫文化广场、洞箫传习所和洞箫音乐传承基地,举办洞箫文化艺术节等,让洞箫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提高了密江朝鲜族洞箫知名度。

同时,密江乡翻建了两座百年古居,计划以古居为载 ,建设洞箫音乐传承基地,设置洞箫展示区、洞箫演艺区和朝鲜族民俗体验区等区域,还将围绕古居和洞箫文化开展系列朝鲜族民俗体验活动和洞箫文化研学活动。

密江乡中岗子村是中共珲春县委钢区区委所在地,在这里曾发生过珲春人民抵制日寇经济掠夺的“中岗子事件”,其红色教育意义非凡。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编辑:吴茗

Hash:0e8bf30ed4ea440efd95482ad6aeb6a1a931da61

声明:此文由 人民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