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云梦阅壶天

《初游云梦阅壶天》

丁酉年国庆期间,应邀前往邢台云梦山游览。经查得知,叫云梦山的,全国便有数处,其中太行山脉即有两处,一处是河南鹤壁云梦山,一处就是河北邢台云梦山。

河北邢台云梦山,位于冀家村乡石板房村北。主峰1300多米,为河北、山西分水岭。这里地貌奇特,山势怪异,自下而上分为4层,分别为碧溪幽谷“下壶天”、峭崖飞瀑“中壶天”、水帘仙洞“上壶天”、天上人间“天外天”。

山如其名,刚至山门,附过几个山头,即已云雾缭绕,但并未感觉梦幻。小雨过后,空气清新,随邢台摄影家王小可、赵建广、葛连武,文联路主席,还有《美丽邢台》一干人等,沿着白龙溪爬山。山路有些湿滑,身边溪水飞流,景致不断变幻。白龙溪素有九瀑十八潭之说,扭身瀑、探爪瀑、晒鳞潭、浣药潭、碧波潭…,一会儿瀑布飞溅,一会儿碧潭映天;溪水长流不断,又离京城不远,因此获“北方小九寨”之美誉。

一路游人如织,欢声笑语,就这样边拍、边看、边走,不一会就来到一处峡谷平湖,左手边瀑布飞流,正前方幽谷轰鸣,右手边在建电梯…。《美丽邢台》的三个女孩,站在拖拉机上拍照。环顾左右,王老师他们貌似还没上来,但前边几个红衣女孩已经穿过瀑布,向天梯走去。于是我便随着人流,去登天梯。八十度的坡度,一人宽的阶道,爬起来着实有些眩晕,左边还有“七叠瀑”相伴。费了好大勇气与力气,好不容易爬完天梯,但却仍然没有追上大队,也无路牌指示,只好随游客顺山腰前行。转完半个山腰,下面又是一道梯子,进入一个峡谷,发现石壁上刻有“龙岭峡”字样。

进入龙岭峡内,仰望高崖接天,近看幽谷深遂,白龙溪水,飞身直下,如龙翻滚,如雷轰鸣,十分壮观,异常震撼…,难道这就是龙吟瀑?

继续沿溪水上行,一路瀑潭相连,景观不断。行至一处餐饮点,经询问方知,已经来到中壶天。此时才能确认,与大队失去联系。电话信号不强,微信联络队员,原来他们并未登上天梯,而已原路折返。剩下还有多半路程,不想走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攀登。

行过一瀑又一潭,拐过一山又一山,突然眼前一亮,一只苍鹰立于崖顶,两只翅膀阔然伸展,两股溪水,分别从鹰身两边,奔腾而下,状如双龙飞腾,又似银练飞舞,高约千尺(三尺为一米),瀑声震天,山水融汇,鹰瀑合一,吞云吐雾,蔚为壮观!这也是所见过的北方最壮观的瀑布了。

北方的瀑布本来不少,落差较大的也不鲜见,但象邢台云梦山这样,位于海拔1300米以上,落差达110米,而且长年水流不断的瀑布,就实属罕见了。再看眼前,赫然立有一块石碑:栖鹰瀑。人立于瀑下,竟如蚂蚁般眇小,天开于山头,竟如茶壶般迷幻!怪不得,这里素有“壶天仙境”之称!

关于“壶天仙境”,史书早有记载。

据《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与《神仙传》卷五〈壶公〉综合记载:壶公者,不知其姓名(其实是真有其人的,《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施存,鲁人,孔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

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而跳,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殿,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以上记载,史书略有重复,人物事迹不变。不但阐明了“壶天仙境”的出处,也是中医“悬壶济世”一词的由来。后来,若有山水形胜,恍如仙境,特别是幽谷天崖,云山雾罩,如梦如幻,且有仙人修道济世之地,则被冠以“壶天”之称;而得“壶天”之称者,也是“神仙境界”、“福地洞天”。而这,也许就是“云梦山”得名之缘吧?

直到此时,方才明白,为什么走着走着竟然迷路了,原来是误入“壶天胜境”了。

在栖鹰瀑左侧,有一条古道,貌似可以登山,但看似年久失修,十分危险,不敢冒然。于是只有按路牌提示,稍一折返,沿路下山。走不多远,见一绝壁之下,赫然开一山洞,虽然不深,但甚宽阔,迎面有几尊塑像,洞前有一广场,正在疑惑是何神仙,还未近前,便有三五老妪,迎上前来,兜售香火,嘱我前往像前烧香祭拜,我问此为何神,妪答王柘。仔细回想,记忆中似无名叫王柘的神仙,于是稍微推辞,但老妪越发纠缠,无奈之下,为摆脱纠缠,只好放弃了近前观瞻的机会,改道下山。其实本人也算修行之人,并非不敬神仙,而是不愿乱拜而已。谁料这一念之差,竟与一个智者擦肩而过。后来得知,这便是著名的“讲经洞”,相传春秋战国纵横家祖师鬼谷子,原名“王禅”,曾在这里讲学修道,周围留有讲经洞、洗剑池孙膑峰、庞涓岭、毛遂洞等大量文化遗存。传统折子戏《鬼谷子下山》,鬼谷子与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众弟子的传奇故事,至今在石板房村一带流传。而老妪所说的“王柘”,也即“王禅”的误听。

直到此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鬼使神差,来到了这个地方,原来这是素来崇敬的,智慧大神鬼谷子的福地洞天!其实缘分真的很神奇,今天的擦肩而过,也许换来明天的促膝长谈?

从讲经洞高度,拍前面山间,壶天之貌,更加明显。口小肚大,吐纳万千;人处壶中,祥云缭绕,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洞前山下,更有一汪圆塘,池水明净,相映蓝天,难道这便是传说中的“洗剑池”?而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全国另几处云梦山,也都有鬼谷子遗迹,都有鬼谷子的传说,到底谁真谁幻?其实这也无须深究,就象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样,鬼谷子先生也曾遍游名山,修道授业,留下多处遗迹,云梦仙境,便是鬼谷子的道场。

绕过洗剑池,继续沿山腰步行,石板小路,忽上忽下。右手边红叶缝隙,偶尔透出青山白云,虽然气候不到,半青半红,但已见秋之风采;左手边翠柏丹崖,忽然悬挂钟乳石笋,虽非洞窟水滴,或人或兽,但也窥山之神韵。云步之中,忽然发现,远处的一个个山头,貌似莲花朵朵,便试着数数,到底有几朵莲花?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飘飘,人走山也走,眼移云也移,仍然无法数出多少。也许,这就是壶天仙境的玄妙之处?

历尽苍翠,下得山来,询问田总,据他介绍,云梦山方圆数百里,自下而上,分为四层,分别是下壶天、中壶天、上壶天,还有天外天。而今天我也只是走到上壶天,而未达天外天,而云梦山究竟有多少个山头,这也是个迷幻,至今未有确切数字…。

其实此行,总有一些遗憾:一是没有导游介绍,景点也缺少固态描述,只是如此直观地游览,达不到更深的观赏意境。二是指路标牌不够完整,有些路段很容易迷路,或产生松劲情绪,已经进入了壶天胜境,但身在壶中不知壶,缺乏深层感悟。三是有些景观尚待修复或完善,比如栖鹰瀑附近,应设“观瀑台”,以免游人随便进入瀑下产生危险及影响其他人拍照;再如讲经洞太过原始与简陋,应修复殿堂,沟通附属遗迹,刻碑介绍,以正规庙宇的形式供游人朝瞻,当然,若在适当之处,设一“壶天阁”,观赏“壶天胜境,则更有画龙点睛之笔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龙溪九瀑十八潭,已经彰显灵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壶天仙境,必有神仙,鬼谷子、壶公,应该设殿供奉。四是应开发“天外天”景区,把小、中、上、外四处壶天,融会贯通,并融山水与人文一体,形成一整套的山水人文路线

如果说还有一点遗憾,那就是来得有点早了,一是登顶电梯与跨山玻璃栈道尚未完工,无法从壶口一观云梦;二是国庆期间,红叶尚未成熟,要是10月下旬再来,那就红叶烂漫,层林尽染,云山雾罩,如梦如幻了。

此次游览,之所以冠以“初游”,就是因为留有缺憾。人无完人,山无完山,留有缺憾,才是下次再游的动力。智慧云梦山,北方小九寨,壶天仙境奇,我还会再来。

倘若下次再来,遍游四壶天,是否能遇到传说中的神仙,得到智慧的点化,学得济世的玄机?据说观世音菩萨,是在大海边,倾听海潮之音,而成佛成道,那我们如果在云梦山如歌如泣的瀑布旁边,倾听水流之声,是否也能大彻大悟呢?

Hash:7c2aa8c86c4554efd72a8bba8479fbc2fd4db9e0

声明:此文由 fangjium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