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历史悠久,美丽恬静的小城

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美丽的兴凯湖畔,因境内蜂蜜山而得名,西与鸡西市接壤,北与宝清县七台河市相接,东与虎林市毗邻,南与俄罗斯水陆相连,全市总面积7731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是以绿色食品加工业、外贸进出口加工业、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口岸城市。2012年,密山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

密山是满族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早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885年清政府设治放荒,1899年设立蜂蜜山招垦局,1908年设密山府,1912年废府立县,1939年日伪在密山设立东安省,1941年设东安市。1946年6月22日三五九旅解放密山,建立人民政权,设立东安地委、东安市政府,密山县委和县政府。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2年划归鸡西市管辖至今。

沿革详情

商周属肃慎。

西汉至魏晋属挹娄。

唐属渤海国东平府。

金属上京恤品路。

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属奴儿干都司。

清为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放荒招垦。

清光绪二 十五年(1899年),于蜂蜜山设招垦局,管理今密山、虎林饶河一带的招垦事宜。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武装入侵,垦户惨遭杀害和逃亡,招垦局被迫撤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复设招垦机构,隶属穆棱河招垦分局。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8年1月29日),东三省总督和吉林巡抚奏准,于蜂蜜山招垦局址(今知一镇),设置密山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知府到任视事。隶属吉林行省东北路道。

民国二年(1913年),将密山府改为密山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密山县划为12个区,即:白泡子、马家岗、杨木岗、杨岗、五道岗、连珠山、黑台、永安向阳、二人班、三梭通、城关等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密山西新建"永安县",原密山县永安、向阳二个区划归"永安县"。

1958年8月密山县将行政区改为19个人民公社,下辖277个大队,1695个生产队。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1992年划归鸡西市管辖。

2008年密山市辖7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密山是著名的红色之城,是抗联烽火的燎原地,是北大荒精神发祥地。1936年3月在此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确认的黑龙江省首批22位抗联高级将领中,密山就有7位。1946年6月,三五九旅解放密山,密山成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最稳固的后方基地。

1958年春,因开发南泥湾而闻名的王震将军率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在密山亲手点燃了第一把拓荒之火,掀开了中国垦荒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并在密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农垦大学——八一农垦大学。曾在密山战斗过的将军、副部长级以上干部70余人。

密山是新中国航空事业、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发射药制造业和电器制造业的摇篮。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密山度过了艰难的三年零四个月,成为我国人民空军诞生发展并走向强大的重要里程碑。1949年开国大典,东北老航校师生驾驶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1950年10月,东北老航校师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涌现出令美国空军闻风丧胆的王海、刘玉堤、张积慧等著名的空战英雄和共和国功臣。参加过开国大典的“功臣号”坦克出自成立于密山的东北战车团,现存于中国军事博物馆。同时,密山是《红灯记》故事的原型地,《红灯记》里“李玉和”一家人的原型傅文忱之家就在密山。丁玲、吴祖光、聂绀弩、丁聪、艾青等大批文化名人曾工作生活在这里;北大荒书法长廊汇聚了2000多块当代著名书法家墨宝石刻。

密山市属三江平原第二区,北部为完达山脉,南部为长白山脉,中部穆棱河冲积平原,地貌特征为"三山二水五分田"。

乌苏里江一级支流--穆棱河贯穿全密山市。密山市境内有人工水库--青年水库和国界湖--兴凯湖。另外,密山市境内拥有湖、河、库、泡、泽等,可供利用水资源3亿多立方米。

密山市矿产资源有煤炭石墨、钾长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钛铁、铀、金、铝、锌等10多种高品位矿产资源。是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5亿吨。钾长石储量约1.6亿吨,石墨储量约2.5亿吨,大理石储量5.4亿立方米,钛铁储量约8亿吨,球粘土储量2.03亿吨。

Hash:d47326ebadbb280b804e0b9c227c897ca4c70bcf

声明:此文由 密山大众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