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乡愁抹不去…这就是我的家乡,富拉尔基

转自:富拉尔基宣传

富拉尔基

名字源于一条大河

富拉尔基 位于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上,这个名字的来历与一条由北向南贯穿黑龙江省的大河有关,三百多年前一群达斡尔族人乘船由大兴安岭沿河顺流而下,途经此处时看到江边两岸闪烁着耀眼的红色光芒,称其为“富拉尔基”(达斡尔语直译成汉语就是“红色的江岸”),并在此建屯。这红色光芒来自这条大河岸边的石子,西清的《黑龙江外记》云:“嫩江两岸淤沙中多五色石子,如玛瑙、如琥珀、如翡翠、如珊瑚。 ”江岸的沙滩上多玛瑙(东北人把它称作“火石”),当太阳照上时漫射出闪烁的红光,从在嫩江上行驶的船上望去,这里就是红色的江岸。

嫩江

一条名字众多的大河

这条大河在历史上曾有过诺尼木伦河等不同的称呼,现在的名字延续着清朝时期的说法为嫩江。嫩江是因水色而得名,一说“嫩”源出女真语,为“碧”、“青”之意。一说蒙古语,意为“碧绿的江”;一说满语,意为“妹江”。汉语也解释得通:嫩绿叶子颜色的江,或嫩妹子样的江。即形象又抽象,名则实归、诗意盎然!

嫩江从呼伦贝尔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流出,从北向南,沿着大兴安岭东侧一路南下,最终注入松花江。当她流经齐齐哈尔(达斡尔语直译成汉语就是“天然牧场”)时,已进入了松嫩平原(建国初期黑龙江人把松嫩平原称作“北大仓”,把三江平原称作“北大荒”),这一段的比降很小,约为1.4‰ 。因而水流平缓,旁蚀和沉积作用增强,故这段河曲发达,江心洲、岛众多,整个河道呈蛇行网状。在富拉尔基这段就有多处水流分汊的二道江。离红岸公园较近的过王八坑的二道江曾是富拉尔基最大的嫩江游泳区。

富拉尔基人杰地灵

绿洲上的红宝石

富拉尔基东有嫩江、西有库尔奇勒河(又叫“库勒河”),水源充足。在嫩江通航季节500吨以上的特大超限件可沿水路经中俄界河入海。在北半球嫩江由北向南流,富拉尔基处嫩江右岸按照地理学的规律,受科里奥利加速度的影响右岸冲刷较明显,但富拉尔基属于大兴安岭东坡的延续地势高,而江东区域地势低,江东的昂昂溪(蒙古语直译成汉语就是“狩猎场”)为盆地,当嫩江大洪水洪峰来袭,江水会向江东窜甸子泄洪,处于江西的富拉尔基则更加安全。富拉尔基的地质条件好,土壤承载力高、土层厚,又地处东北大动脉原中东铁路的滨洲线上,老火车站建于1903年,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从这里经过,建铁路自备线短,具备方便的铁路运输条件。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又是国家能源基地,背靠苏联,适合于建大工厂,建设成本也最低。共和国建国之初第一个五年计划大业开基,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建在富拉尔基就有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重型机器厂、北满钢厂、富拉尔基热电厂,全套苏联规划图纸,尤其是第一重型机器厂从厂区到家属区就是苏联乌拉尔重机厂及家属区的复制品。

为了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指示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与重工相关的专业师生整体迁出在富拉尔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

当年,富拉尔基三大厂、重机学院工作区及生活区楼房的冬季供暖均由热电厂供䁔。

建设重机厂时,几万人的建设大军进入工地,重机厂的土建工程是国家队建设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中建部直属公司担任,东北机械化施工公司配合,参加过一汽和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苏联专家参与,倾国之力建成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工业建筑。富拉尔基国家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这三个厂,还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工业干部的任务。为了掌握大工业企业的管理和生产,重机厂筹建时一机部就派出准备担当厂管理者的干部和一批生产骨干到苏联进行对口学习。

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在1958年写的一篇散文《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中记录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建设中的富拉尔基。刘白羽写到:“富拉尔基像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一座一座新的工厂正在诞生,这边新的厂房刚刚矗现,那边一大片通红的钢架又已耸入天空。”“齐富公路是未来的林荫大道。”“ 富拉尔基的夜景是多么美啊!我到富拉尔基这第一个夜晚,很久很久地不能入眠,因为窗外这幅画图吸引了我。你看,这嫩江边岸上展开的大工业区,一片灯火就像天上撒下来无数颗星星,而那电焊的蓝光如同夏天的闪电,一晃一晃。在富拉尔基这几天里,一个声音总在我耳边回响:这是一页崭新的历史,劳动人民终于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创造历史了。”

重机厂准备承载万吨水压机等大型机器和厂房的一万多根钢筋混凝土桩砸入了地下,大型井式加热炉的基础容积6万立方米的沉箱沉入了地下,60米高的厂房立起,大型机床安装调试成功中国重工业的大业就由此开始了!就像刘白羽文中所写的那样,富拉尔基(红色的江岸)一一“这古老的名字在今天才获得了真正青春的生命。就在这嫩江边岸上,无论白天或黑夜,一个崭新的工业城市闪出一片永不熄灭的社会主义的红光。”

这时的富拉尔基有多壮观呢?用语言转述刘白羽在这篇散文中对富拉尔基的一段描述:“那是一个晴朗的春天的早晨,我们的车子驶过富拉尔基的大街,开到辽阔的原野上去,⋯我们走上一个岗岭,回头向富拉尔基望去⋯,如果将我们眼前的景色画一幅写生画,我想这幅画的名字应当是‘社会主义的早晨’。”

在一个刘白羽描述的社会主义的早晨,无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精英来到了这里,同大家一起参与了她的建设,他们使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大工业化城市,他们在这里生活、成长。“她是比珊瑚、比玛瑙更美丽的,草原上的太阳⋯⋯”(摘自刘白羽日记)。

来源:美篇用户“王者静”

编辑:马双莉

审核:邵英明

RECOMMEND

富拉尔基人推荐阅读

Hash:63a1700c5f55a5502c4955bca32a71170d668210

声明:此文由 锦绣生活畅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