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这个好地方鲜为人知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原创首发。

作者:我为书狂

晋北高原上一座姿容并不怎么出众的山,因一位古代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名噪北中国。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脱不开作为军事重地的机缘,一直尘封着自己端庄美丽的容颜,令世世代代生活在她周围的人们也对她一无所知。这座山就是原平境内的武灵山,其名源自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肃侯子,名雍。时韩魏与五国皆称王,雍独称君,在位27年。秦始皇三年,“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据《资治通鉴》),方圆2000里。始皇八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举国兵强马壮,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唯一可与秦相抗衡之国。明朝天顺壬午举人、开封府训导王钥有诗赞曰:“战国灵王霸业隆,塞南黎庶慕遗功。筑城御侮千年惠,破虏扬威百世雄”。当年,赵武灵王在原平大地上留下许多遗迹西山长城梁上筑有战国赵长城紫荆山麓建有赵武灵王祠,武灵山麓遗有武灵王屯兵之所名由其出,即为佐证。

武灵山为恒山余脉,地处原平市大营温泉西南隅,距崞阳古城14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357米。整个山麓由八峰六峡组成,峡谷随山势而行,山体为深峡造形,成就了其山阴苍翠葱茏、山阳苍茫嶙峋、峡内深邃曲折、谷底清幽谧静的特殊区域。因武灵山麓峰峦叠嶂、峡幽谷隐,深为古今军事家们看好,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均被作为屯兵仓储之要地,上世纪后半叶,我军总后勤部置军械库于此。军事禁地的严密封锁不仅完整地保存了区内植被,而且使峡谷口增添了许多已经成材的树种,使武灵山麓成为一片原生态处女地

武灵山麓的峡谷名为清幽峡,主峡全长10公里,峡谷呈“>”字形。因受左右两侧高山峻岭的遮蔽,这里群山簇拥、景色秀美、气侯凉爽、清新宜人。虽然距离古城崞阳咫尺之遥,但身临其境却会给人一种神秘悠远、恍如隔世的感觉。

清幽峡内以耸峙的山峰、陡峭的绝壁、葱郁的林木、丰茂的植被等为主,构成了峡谷的基本要素。这里大量分布了极多科目的植物动物种类,其中仅种子类植物就多达近百种。主要植物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白桦、红桦、山杨、山桃、山杏、虎榛、沙棘等。此外还有许多蕨类、菌类、苔藓、地衣类植物,而满谷遍沟的灌木丛里还伴生着大量草药,其中仅柴胡、黄芩等珍贵草药就有10多种。茂密的林木草丛间自然是动物和禽鸟的天堂,野生动物有土豹、狍子黄羊、山雉、野兔、石鸡、半翅、布谷等。

在清幽峡中,随处可见峭峰陡壁、幽林怪木、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天地自然与物种生命之间的巧妙契合、诡秘奇异,成为这里一年四季中最为雄壮精彩的内容。

仲春时节,当山中的许多植物还在返青、泛绿之际,清幽峡中的山桃花、山杏花就像约好了似的,于某一天的清晨齐齐盛开,整个山涧一片粉白,恬淡素雅,煞是好看。怒放的花蕊沁出诱人的清香,引无数蜂蝶在花丛中飞舞嬉戏。

酷暑炎夏,清幽峡中却异常凉爽。原始萌生的嫩绿、深沉厚重的浓绿、色泽斑斓的彩绿、苍翠欲滴的艳绿,使人极目尽绿,环眺皆秀。而不时传来的鸟鸣声,让人禁不住会想起唐朝张继的诗句:“谁谓天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九月以后的武灵山虽然常常是秋风萧瑟,但清幽峡内繁盛的沙棘却兀自生长,桔黄色的果粒密密实实,让人顿感生命的顽强。深秋,清幽峡内的红叶蔚然成阵。秋风起处,恰如火焰在不停闪动。“深秋霜下,赧然如醉”(傅山诗)。有些红叶随风飘荡地面,使山道上积满厚厚一层,乍看极像一条霜红的路在向前延伸。

寒冬雪飘,清幽峡内变成了白色世界。千姿百态的松树虽银装素裹,却掩不住雪衣下面依然葱郁的绿色。那些不曾冬眠的小动物们不肯放过这天赐的美景,在雪野上撒开腿儿狂奔乱跳,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窝,让人再一次领悟生命的极致美感。

就在清幽峡的入口处,军械库一茬一茬的军人用汗水和心血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营区库区道路硬化,房舍齐整,计有大礼堂、招待所、办公楼、餐厅、厨房、灯光球场和车库10多间、库房32座、哨所4座、鱼塘1个。眼下,部队已全部撤走,这一功能齐全的营区又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诸多便利。

当我们轻轻拂去千年沧桑给武灵山遮上的一层薄薄的面纱时,我们的眼前不又出现了一颗翡翠般的明珠么。

久违了,古老而又充满青春的武灵山,谧静而又不乏热闹的清幽峡!

(我为书狂 摄影

Hash:4ffffcc48f11646d0145aa8d173bea2de667e0d6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