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高平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地方,不仅风景秀丽,关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迪阳村,位于山西省高平市陈区镇,由迪阳、后庄、香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村庄坐落在北遇仙山(又名鱼仙山)脚下,环山而建。山上林木茂盛,河谷水流潺潺,风光宜人,风景秀丽。高平迪阳南北有两座山,北侧的称为北遇仙山,南侧的称为南遇仙山。北遇仙山略高,海拔1211米,南遇仙山1209米。

北遇仙山(鱼仙山)原有圣水寺一座,水质甘甜,香火旺盛,年代不详。后毁于文革。现在在遗址上仍有泉水流淌,滋润着一方水土。南遇仙山(鱼仙山)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占领,修筑军事堡垒,目前山顶遗址尚存,战壕和修建碉堡的砖石静静的躺在那里,倾诉着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抗日教育的最好场所。

顺着北遇仙山山梁一路往北走,越过一个驼谷,只见南遇仙山青松翠柏,风景十分秀丽。位于大山村(石堂会)山阳山腰,有石窟六窟。分别于北齐,唐、宋、明、清各代开凿。石窟内雕刻有确切的年代,分别为北宋景佑五年(1038),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乾隆十七年(1752)、(1768),雕刻者也不是什么神仙,都是当地村民,既有署名,又有题记。

关于遇仙山的来历,有两个传说,其一:相传与二郎神有关。传说愚公移山感动天庭,天庭就派二郎神去把那两座山移开,二郎神就用扁担一次次地挑,一次行至陵川东部时,后面的山由于没有挂好,孔开了,二郎神想就挑到这吧。遂有了位于陵川境内的两个窟窿山,西窟窿山,留下一个豁口,而东窟窿山则是一个完整自然洞穴,其壮观不逊于张家界南天门。遇仙山则是二郎神担山至此时因为鞋子里面进的土太多,就停下把鞋子里面的土往外一搕,遂有了这两座一模一样的山。遥望如双胞胎,所以又被周围的人称之为双生子山。

另外一个说法是,因山腰有龙王庙,庙下有泉水,碑记称“高邑第一泉”。泉下有池,池中有鱼,故名鱼仙山。两种说法,音同而意不同。龙王庙曾经确实有,还有一寺为“圣水寺”,但是不是古时候真的有过鱼仙就说不清了。

官方的标注是“遇仙山”,但以我们代代相传的读音来判断,“鱼仙山”则更准。

来源:活力陈区

Hash:dca3d477f931f27b006a6cd5a81d564b082565eb

声明:此文由 高平关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