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很多人都不知道,盘点晋源区的那几座山

晋源区是晋阳故城遗址所在地,自古即以“山环水绕“而闻名。区境中的婴山、天龙山、悬瓮山、龙山、太山、蒙山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这里的山高峻兀立、松柏葱郁,这里的水晶莹潺涓、绿波荡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

婴 山

婴山又名庙前山、妙尖山,海拔1865米,为太原西山一带主峰。

婴山呈西南一一东北走向,为晋源区、清徐县古交市的界山,其山势高峻峭拔。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婴山在太原县西三十里,其峰最为峭拔,俗名妙尖山。隋《图经》云:嬰山为并州之主,即今五龙缠是也。东至镌字岩里。”清光绪《山西通志》:“婴山在太原县西北三十里:高为七十七丈,盘踞一十六里,即今五龙缠是也。有妙尖峰:东至镌字岩二里,西至阳曲县界十里,北连青崇岩三里。”婴山旧有小大王庙,祀春秋晋国屠岸贾所杀之伪孤(程婴之子)。

乾隆时(1736一1795)庙为山水所坏,邑人移像于县城今晋源旧城西街玉星庙之左殿,当时有邑人进士雷仁育“一脉真灵绵赵祀;百年膏雨润周黎”题联。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电视台在婴山之上建有电视差转台。

苇 谷 山

苇谷山是南峪,黄楼两峪诸峰的总名,今归晋源区姚村镇所辖,主峰名叫台儿山,海拔约1400余米。

苇谷山与太原县城今晋源旧城相距约15公里,其西南有白石沟与清徐县交界,其北即天龙山风景。清道光《太原县志》右载:“仙岩寺有二,一在县西南三十里苇谷山,石洞内有铁佛三尊,旁有石室,北齐天保二年建,为避暑宫。后赐今额.有齐主官存址,明周文端经有诗。一在姚村。”刘大鹏晋祠志》云:“仙岩古寺,山人呼为仙家寺,在苇谷山下圈牛沟,寺宇多圮.留石洞佛像矣,无住持僧。圈牛沟在后头河沟之南隔一山梁,由圈牛沟而出则为阎家峪矣。或谓寺属于黄楼沟,或谓寺属干阎家沟,以其在两沟之间也。”今塌圮废墟尚存,有绳纹砖、瓦当等遗物。

苇谷山之杜里坪村,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一1945清(源)太(原)徐(沟)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遗址坐北朝南,尚有窑洞、厢房等,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悬 瓮 山

悬瓮山,一名结绌山,一名汲瓮山,一名天目山,也叫龙山.位于晋祠镇之西。其大致轮廓“北峙卧虎山,南绕鸡笼山,天龙山在其西.晋水出其东”,主峰极乐峰海拔1040米。

“悬瓮”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中“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麇”之句,可知其由来已久。明嘉靖《太原县志7有载:“山腹有巨石,如瓮形,因以为名。宋仁宗时地震,巨石摧圮,今无复瓮形矣。”

《地形志》载:“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盖悬瓮山与龙山实为一山,西北曰龙山,西南曰悬瓮,故悬瓮山亦称龙山也。”又据清求赤桥村举人刘大鹏《晋祠志》载:..由晋祠北龙王头人明仙峪,迁曲数里而跻,其石高悬山腹,磊磊落落,浑然天成,无小大皆象古瓮形。悬瓮山之东为晋祠风景名胜区,有晋水三泉出自断层。再上为望川亭,始建于北齐,明嘉靖年复建.消康熙年重建,淌乾隆末年塌圮.新中国新建。悬瓮山主峰极乐峰是晋祠外八景“悬瓮晴岚”之处,清初赵谦德(晋祠南里许索村人)有诗:“瓮山之青青到天,云磨雨洒长年年。幽人朝拜看山色,独坐翠微兴靡然。”

极乐峰之西下行百余步,沿山岭数里有天然石洞,名柳跖洞,传为春秋时农民起义柳下跖初居之洞,后因党众益多,方迁柳子峪天龙山一带。悬瓮山历来草木茂盛,从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中“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句中可窥大略。

天 龙 山

天龙山旧名方山,因北齐所建天龙寺而名,位于晋祠悬瓮山之西的崇山峻岭间,距晋源旧城约12公里,主峰海拔1430米。天龙山是天龙山石窟群所在地,素以精湛的石窟艺术而称誉中外。据史载,东魏权臣高欢人据晋阳时,看中方山的景色秀丽,便在这里筑避暑宫,又凿石佛两龛,为礼佛避暑之胜地。

皇建元年(560),北齐皇帝又在方山上建天龙寺,其后方山之名逐渐被忘却,民间及旧方志均以“天龙山”名之。天龙山的石窟自东魏始凿,又经北齐、隋、唐、晚唐五代的续凿,在东峰仙宕山、西峰佛山布满了大大小小20多个石窟,形成了绵延1公里的石窟群。清道光《太原县志》有载:“方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呼为天龙山,盖因北齐所建天龙寺而因以名之也。山上有石佛阁曰漫山阁,其佛就山石为之,高数丈,覆以飞阁。左为白龙洞,洞内一泉为祷雨之所,其上有北齐神武避暑宫遗址……又有上洞、下洞石佛无数。”

龙山石窟为我国十大石窟之一,从东魏始凿至淌末,历经1300余年,基本上完好无缺。20世纪20年代后,天龙山石窟开始闻名,引起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垂涎,他们多次对天龙山石窩进行掠盗和破坏,致使石雕艺术品无一件完整.新中国成立前夕圣寿寺即原天龙寺,宋时改名,又遭兵火焚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其进行修复,方使文物古迹舐放光彩。天龙山石窟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森林植被面积达80%以 上,有各种珍奇动物100余种。

卧 虎 山

卧虎山以山形似卧虎而名,位于晋祠镇赤桥村西2公里处,海拔1040米。

卧虎山呈南北走向,南至明仙口,北连龙山。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卧虎山在县西南七里,积石巉岩,状若伏虎,因以名之。出石灰。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卧虎山在太原县西南七里,高三十丈有奇,形似卧虎,南至明仙口,西至明仙峪.北连龙山。山北有井,相传宋太祖凿卧虎山,血出成河.故桥名赤桥:即古豫让桥也。’刘大鹏《晋祠志》云:“卧虎山,环抱于悬瓮山前,形如卧虎,头北尾南,在明仙峪口北。赤桥在其麓,诸峰罗列,如笋出地,各不相同。如楼通天,如霄刺阙,松柏槐榆,罗织其下,倍觉设色增光。”

卧虎山与风景名胜晋祠近在咫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山脚下宥清康熙十一年释真明所建之兰若寺及其墓葬,过官道人村又有春秋时豫让刺杀赵襄子的遗址豫让桥,可谓是旅游胜地也。

另,清末民初卧虎山下赤桥村出了一位名人刘大鹏.他对当地文化颇有建树,数十年间踏遍晋祠一带山水,写成《晋祠志》、《晋水志》等数十部著作。其人以村西之山名为号,曰“卧虎山人”。

龙 山

龙山位于晋源旧城明清太原县城之西4公里处,南连卧虎、悬瓮两山,北至风峪。其主峰海拔1057米。

龙山之名由来已久,北齐河清四年武成帝高湛以山名为县名,改晋阳县为龙山县。滑道光《太原县志》载:“龙山在太原县西八里,递高五里有瓦窑峰,高四十丈。有华严塔,高逾瓦窑。南连悬瓮山,西连方山。北齐以山名县,上有唐相国裴休退隐遗址。《汉志》云晋阳有龙山即此。”

龙山是太原名山之一,山上名胜古迹甚多,南峰极顶有道教所建昊天观与道教石窟八龛。此八座石窟为国内所罕见,共有大小雕像60余尊和许多龙凤图案,雕工朴实,衣饰庄重,是研究道教石窟和道教历史的重要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巅北峰又有北齐童子寺遗址及唐代石门寺遗址,童子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虽已毁灭不存,但仍有一座全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燃灯石塔,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昊天观又名静居观,俗名居居观,传为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晋避祸之处。周朝灵王时(前571一前545)有太子晋直谏“建宫殿乃亡国之君所为”,被废为庶民后避祸太原龙山静居观,“静居观”实为“晋居观”谐音。《太原市南郊区志》有载:“太子晋,字子乔,聪明博达,因治水与灵王争执而被贬为庶民,曾在晋阳龙山之巅晋阳(居)观居住。”

太 山

太山(一名泰山)位于晋源区阎家坟村西.南至风峪沟,北至瓠子沟,西北连蒙山,主峰海拔1178米。“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的《宋书》,相传五代后汉刘知远招兵买马,有太山壮士石敢当手舞20公斤大铁锥,人莫能敌,闻名于晋阳一带。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太山在风峪内,有龙池。”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太山在太原县西五里,高九十丈,西北连蒙山,北至瓠子沟一里,上有龙泉一泓。”太山是太原名山之一,堪称为旅游胜地。

其山势突兀峥嵘,松柏苍翠欲滴,宛如绿色的裙裾一般,游人行走在半山的石阶之上,只见山峦绿树漂浮在半空,鸟鸣鹊噪,分外清脆悦耳,如烟如云的浓雾时聚时散,虚无缥缈,仿佛人在画中游。登上太山远眺,只见苍茫浩瀚,云天相接,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近观则树高林密,环境幽雅安静,自有一股清新的自然美神韵;尤其是霜秋时节,满山枫叶一片火红,更使游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

太山的文物古迹也很多,山下有五代时后唐名将李存孝墓葬,山上有著名的龙泉寺龙泉寺又名太山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初为道教昊天祠,后毁于金元时期战火,明代洪武十四年1391又改建为佛寺。寺里有汩汩而流的泉水,又因百姓们拜佛祈雨,寺院名声大振,香火日益兴旺,冠以“龙泉”之雅号,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 山

蒙山是开化峪南北诸峰的总称,东南连风峪太山,北至冶峪沟,其主峰海拔1325米。

蒙山之名由来已久,东晋十六国时汉匈奴刘聪征伐晋阳兵败逾蒙山而逃,北齐时又在山上建开化寺,依山势镌刻大佛,五代十国时又有北汉刘继元建避暑宫。清道光《太原县志》载:“蒙山在太原县西北十里,南连太山,最高名蒙山砦,山下有甘泉一泓。汉刘聪攻刘琨不克,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西遁即此。上有周将军杨忠碑、刘薛王避暑砦。”蒙山草木秀润,泉水流淌,风景十分优美,自从北齐皇室在这里兴建开化寺、镌刻大佛像后,一直是与龙山齐名的礼佛游览胜地。“蒙山晓月”为明清太原县八景之一,人在蒙山上赏月,比别处看得早、看得清,那一轮明月给蒙山披上或深或浅的一层银装,令人遐想深思。

蒙山之上的文物古迹和晋祠、天龙山石窟一样,都是古代晋阳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化寺创建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寺分前后两院,后院依山势镌刻着高“二百尺”(合66.6米)的大佛像,前院是专为远瞻大佛而建,在后院之东1公里处,两院隔山涧遥遥相望。附近的开化峪、寺底村,都因北齐开化寺而名。蒙山大佛的镌凿时间堪称中国之最,比四川乐山大佛尚早160余年。元代末年1368大佛头部掉落,身体被山石掩埋覆盖,其后大佛及开化寺后院即以毁废见诸县志,逐渐不为人知。20世纪80年代,全国地名普查时找到湮没600余年的蒙山大佛,其胳膊、手腿胥存,惟佛头无寻。如今,修复了大佛,让湮没600余年的大佛,重见天日。

Hash:40f186b358fd3678b35025dad5e6b1abf5176daa

声明:此文由 家在太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