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诚“名胜区”

梅河口诚“名胜区”

20世纪20年代,日本菊池贞二在我国东北各地作了大量考查,著成两本考察文集《东三省古迹遗闻》《东三省古迹遗闻续编》。其在“海龙县城子山”条中称赞说:“登山远眺,则横河出其后,柳河绕其前,方山耸峙其左,长岭盘绕其右,固一望而知其为形胜区焉。”

菊池先生不但指出海龙梅河之地为“形胜区”,而且还描绘出如何就是“形胜区”的。去冬今春,应史学朋党之邀请,受同志友人之委托,数次前来梅河口,考察山川地理文物古迹,深有同感,梅河此地果如其言,乃“名胜区焉”。

“横河出其后”:横河为横道河子的简称缩写,从山城山后流出,汇入白银河再入大柳河。在寻觅渤海国开国之战天门岭战役古战场时,曾来此地观察此河,并山城镇外横道河子对岸南天门,果然如海龙旧志所言“右翼山城镇辅之,诚分水扼要之区也”。刘老师推测明代奚官来自奚关,李老师考究节城源自摩崖石刻之节山,其乐也融融。

“柳河绕其前”:柳河也称大柳河,从山前绕行北去,有照有靠,甚得风水。在考察清帝东巡经行古道及东御井西御井时,该河也称辽吉善河,汇白银河、梅河、沙河、鸭绿河、一统河、三通河诸水后,称辉发河,再入松花江。炮兵揣摩高句丽后部在梅河口,岳兄感慨历史偏爱海龙城,其情也陶陶。

“方山耸峙于左”:方山即四方顶子,山高且多石堑,同行冷兄称其为古代采石场;横绝南向山脊有数道石罅,东道主赵主任分析为运石下山小路。李秘书长诙谐风趣,刘悦执着索要草稿,一如网络之谓“累并快乐着”。我则前后打量,左右端详,脚下落叶覆盖稀泥,一个腚墩,摔坏了手机。大四方顶子主峰为两乡镇分界,其下为鸭绿河源头,下行至海龙城南入柳河。历史研究为的不是自己,是社会,是后人,纯属公益事业,其境界不可谓不高。

长岭盘绕于右”:海龙地属长白山吉林哈达岭 中段,山名长岭,满语曰果尔敏珠敦,海龙城后山有“附城”并发现大城,下山后冷兄河边洗手,手机落如河中顺流而去。众人玩笑说他对龙王河神恭敬不够,手机被河神强行索走;我则自嘲对山神谦卑太过,手机主动奉上,博得众人戏笑半天不已。众人痴情酒局麻场,我等醉心研究历史,牺牲个人时间,完全献身事业,其情怀不可谓不美。

梅河口夜景

我与老邱、小邱、东升兄等辽宁同道,一致觉得梅河口乃“形胜区”,十分显著,只需“一望”便知,故无需劳心费力细参详,足见海龙地区真乃形胜之地,表里河山。只是历史文化太过深奥晦暗,不能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少留遗憾在坊间,梅河形胜待辉发。

2021年4月19日刘兴晔于开原

作者/来源:曾经东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5abfc28af2e33ae8e2ee2a5ccf9d89f3f47a05c9

声明:此文由 西部文明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