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的攻略来啦~(下)

Day 2 盘古古庙——南大港湿地——河间府署

1. 盘古古庙

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是沧州乃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国宝指沧州铁狮,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

大盘古位于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盘古村,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

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明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流冲刷,设于秋祠西南重建。据记载,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登,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

2. 南大港湿地

南大港湿地是沧州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景区包含观光航道和陆路、环堤路、南北两个游客中心和广场,五个游船码头、观鸟亭、芦海迷宫、放鹤广场、大洼民俗博物馆、鸟巢、野鸭湾、众仙岛、生态绿化长廊等众多景点,还有鸿雁迎宾和斑头雁放飞两个鸟类表演项目。

南大港湿地现有植物237种,昆虫291种,鸟类261种,其中丹顶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灰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9种,淡水鱼类27种。这里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原始状态保存完好的重要生态区,素有“京津南花园,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登上观鸟亭,站在观鸟台,可以鸟瞰湿地全貌,当然也可以在这里租借望远镜,这样可以清晰地看见各种珍稀鸟类的趣味姿态。芦海迷宫也是这里的 一道靓丽风景线,苇荡水路和栈道相依相恋,游客可乘小船沿水路游玩,也可在栈道上漫步嬉戏。

除了美丽的风景,这里还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其中的大洼民俗馆收集了自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渔业工具、围雁工具、纺织工具、农耕工具、生活用具等民间物品300余件。以实物形式集中反映出大洼人历史上生产、生活的特点和状况,体现了民众们的生存文明创造之美。

3. 河间府署

河间府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府衙,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气势雄伟,远近闻名,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

据记载,旧时的河间府署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恢弘,分为东、中、西三路而建,最先映入眼帘就是大照壁,然后步入大门,往里面走就是仪门,东西两侧都设有吏舍,是掾吏办公的地方,继续往北走,就是大堂了,也就是古时候官府衙门审理案件的地方,大堂后面就是穿堂,过了穿堂是二堂,是审理机密案件的地方;二堂后就是内宅,是古时候的知府家属居住的地方。

这里充分地保留了就是河间府署的历史风貌,并且含有大量珍贵的碑文史料,也是了解河间历史文化的必去之地。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沧州的风俗民情哦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誉称。沧州武术之盛行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诸因素。   

沧州地滨渤海,北距京津,古为燕齐之地,又是辽、金、宋时代军事必争之地,再加封建官府盘剥,豪绅压榨,人们纷纷习武自强练习武自卫,武风甚广;历史上这里又曾是发落犯人的地方,不少军犯刺配于此,也留传下一些武艺;再加上沧州人民尊师重义,为武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府追缉的侠客,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可谓英雄众多,精英荟萃,历史悠久。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色,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武术门类基本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少林拳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种;武当拳 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研究、整理、继承”武术政策的指引下,沧州武林勃发了新的生机。现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均已建立,业余武术活动点恢复和建立达百来个,有几万人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 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沧州"武术之乡"的情况,不断为全国体育和武术杂志刊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有的还被拍了电影和电视。一九八二年,两名沧州武术运动员随同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表演。现在,沧州武林的重点转向技击、散打训练,广大武术爱好者决心练出真本领,继续为国争光。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作者/来源:解忧旅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f46f9072e26e5befb74e89d8efa001a70f36379f

声明:此文由 西部文明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