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古饶镇旅游景点介绍(濉溪县名胜古迹)

导读:濉溪县古饶镇旅游景点介绍(濉溪县名胜古迹) 古饶是哪里,接近哪里 烈山镇的历史文化底蕴 谁知道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烈山区古挠镇,知道请问到了淮北之后又怎么到 淮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古饶是哪里,接近哪里

古饶镇隶属于安徽淮北濉溪县,位于濉溪东部,毗邻宿州市。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下辖17个村和一个居委会, 2008年底总人口42534人,面积78平方公里,可耕地6万8千亩。境内有煤矿专用线,紧靠符夹铁路和S101省道,206国道,合徐高速公路、濉溪至四卜县道公路,穿境而过。拥有古饶集和四卜闸两个水运码头,濉河、新北沱河、沱河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已形成公路、铁路,内河运为主四通八达

烈山镇的历史文化底蕴

烈山因煤而名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致有五大文化资源,这五大文化资源是烈山镇发展旅游业的五大支柱。

A烈山之名

烈山之名是烈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总和和符号,是皖北乃至全省唯一的独特的地名资源。首先是古籍《列国志》记载,“大禹治水,烈山焚泽”中国汉语大词典注释“舜派大禹治水,派管火、山林的大臣益去烈山泽而焚之”《辞海》注解:“烈山沼泽遍地,野兽出没,舜派益去烈山焚烧山林,驱赶野兽”。另有考证说舜继尧之后,耕历山(烈山另一名字称历山),渔雷泽(雷泽即烈山东微山湖)联系起来极有可能舜派益先去烈山焚烧山林荒草荆棘,躯赶野兽然后去烈山开垦农田,去雷泽教民捕鱼,倡农兴鱼以丰民生,这作证烈山地名渊源的历史。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也载:“烈山也称历山在濉溪东七八里,产煤”,是淮北唯一入注辞条的地名。

B炎帝郡望故里

烈山顶上的古庙有一石碑,刻文曰:“烈山之由名由之何?或以山形园而锐于首(底圆上尖)象五行中火遂以古烈山氏(炎帝名)称之也,该文可解为炎帝以地名而名烈山氏,历山氏(炎帝也称历山氏),也可解为炎帝以自己的名号而冠烈山之名。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本起烈山称烈山氏。《国语.鲁语》载:“烈山氏炎帝之号,起于烈山”。全国著名学者大有考证,炎帝距今大约7200至5800年,已深入黄河下游(即黄淮海地区)海岸,就在淮北、蚌埠一线故有:“精卫填海”“沙海煮盐”“炎帝封禅 ”之说,从烈山、烈山氏所形成的炎帝神农氏的烈族文化(即炎帝文化)我们今天的淮北烈山,烈山村就是当之无愧的炎帝神农的故里。

对炎帝故里之说外省及本地研究者经过多年探讨研究认为:烈山不管从地名、地质地理条件都有很多与炎帝故里的特征相吻合,从现有遗迹,传说古籍文献记载等称炎帝故里都有充分依据,而且引起省社科院、国家有关学者密切关注和兴趣,其考证也得到研究和上层的充分肯定。

C煤文化

淮北市缘煤而建成为华东六省一市(50-80年代)的工业能源基地,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了重大贡献!烈山也因煤而兴闻名全国,70年代“社办工业”、80年代“乡镇企业”都是以煤炭、山石建材为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烈山“小煤窑”在历史上所派生的革命红色文化,更是为我党在革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烈山煤炭地下储量达8000亿吨,据淮北市《矿务局志》载:“远在上古,煤炭就显露于地表层,在唐元和三年就发现:投石可燃的石块。”北宋年间徐州知府苏东坡下乡勘探发现烈山煤而作《石炭歌》,明清时期开始窑式开采。明万历史天启年间3000多挖煤工人大罢工,历时月余,据载,这次大罢工为中国煤炭开发史上首次工人于窑主为生存而进行的首次革命斗争。

咸丰年间,煤炭工人于窑主的斗争,此起彼落,致使清廷很是头疼,以致后来总是“屡禁屡开”。清末民初(1906年)在烈山成了全国第一个合众煤炭公司后,在官商资本家的压迫剥削下,工人革命斗争一直不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躯如徐风笑,李时庄,王香圃,赵皖、梁文焕等领导工人对窑主们进行不懈斗争,赢得一次次胜利,同时使“小煤窑”革命斗争的烈火传遍皖北大地,加速了淮北地区革命斗争的胜利进程,成为皖北豫东、鲁南工农革命斗争的摇篮。

D、佛教文化

于古老烈山共存的是丰富的佛教文化,烈山顶上的“烈女庙”渊源最深,据传是炎帝一女儿在山顶上救助炎帝求雨的雨师赤颂子而因一同掉下山崖摔死,族人为纪念炎帝女儿在山顶上建一座烈女庙(不是贞洁烈女的概念而是烈山氏炎帝女儿的庙),此解放前后还在,纯石无砖,两间屋大小,不供任何佛像,未建泰山行宫碧霞真君庙之前,四面八方都来烈女庙叩拜烧香,民间乡邻无不知烈女庙(当地百姓也不知什么摊建的)后来就拜新建泰山神庙行宫庙了。继而定四月初一为庙会至今。烈女庙日久就原庙自然坍塌后无人修建,现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在文革期间泰山神庙已拆除,后来为开发南湖公园原庙所供佛神移至山下,即南湖居士林。其次龙脊山、回龙寺、青龙寺大方寺塔山等大小七、八座,这些庙宇寺各有庙会,如二月二蔡里会,龙脊山的龙王庙会,四月初一烈山庙会及歇马亭庙会等,每逢春夏境内庙会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庙会税收都在百万元以上,极大地繁荣了本地经济,丰富了民俗文化生活。规模在皖北佛教庙会首屈一指。也起到改良教化当地民俗风尚的社会效应。

E民俗文化。

烈山的民风醇朴,礼仪往来,由于小镇格局文化态势半工半农、半城半乡,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这是于当地社会文化根底深厚经济发达分不开的。烈山传说有几大文化版块,一是张果老传说,张果老传说较系统、完整,而且有传说的景点,遗物,如升仙台仙人洞等多少代人口口相传,张果老家乡在檀山,墓地在王庄后,而且有墓碑记载(《宿州志》),少年在塔山寺出家,大方寺修炼,在龙脊山骑驴升天成仙,并有民谣“三山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等,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二是炎帝故里传说,炎帝 里在烈山可谓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过去小孩上学都和老师讲炎帝故里,更是老年人瓜棚李下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当年炎黄弟兄俩在烈山况洼村住,“况”字拆开就是二兄弟的意思,炎帝是生活在咱烈山才叫烈山氏,因为山裂生冲天大火才叫炎帝,烈山最早的烈字是根据山底有火才造字有火的“烮”,山火熄灭整座山烧成两半,又写成大裂的“裂”了。火集子(即古饶镇)就是炎帝当年首开的集市,以物易物,后来以贝壳当钱币,兴集市贸易,炎帝是火炎,火集子之名就沿袭下来了等等,当然传说只能是考证的参考而不是依据,但一个地方的传说总是有她的历史痕迹的。

其次,二十四孝蔡顺传说,说蔡顺母荒年大饥,因病几天未吃东西,家里又无东西可吃,蔡顺就到龙脊山采山林野果即桑椹,留下熟的给母亲,半生的就留作自己吃。赤眉军造反从山前经过发现蔡顺采椹,因为是官军探子,得知实情后,甚是感动,给了蔡顺半口袋粮食,从此蔡顺采椹孝母成乡间邻里佳话,后人就把蔡顺住过的村庄改名蔡里,并立碑铭记,同时有陈胜墓,宁封治陶能烧五色火,宁戚饭牛等(地方州志也均有记载)。

民间传说、故事也是旅游文化资源,而且是很好的资源。

谁知道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烈山区古挠镇,知道请问到了淮北之后又怎么到

淮北市濉溪县烈山区古饶镇(不是“古挠镇”)。从“烈山区”上“合徐高速”以后一直向南行驶,大约走出二十多公里,就到了与“符夹铁路”的交汇处,再往前走大约二公里,在高速公路的西面就是古饶镇。至于能不能坐车到达,你可以到了烈山区以后再向当地人打听。

淮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淮北相山公园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淮北古茶镇

石山孜新石器文化遗址

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淮北相山公园

相山公园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公园是淮北市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公园相山公园内有相山庙、奏鸣曲、万丈碑、钓鱼台饮马池等“相山十景”,相山公园有动物园、溜冰场、儿童乐园、相山湖等。相山公园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相山公园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园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人。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相山公园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

2.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文昌宫和镇东6公里的小李庄。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

3.淮北古茶镇

这个1万多人口的小镇经历了3000年的历史风雨侵蚀,而茶文化则自明代起便一代代“香烟”不断,延续了600多年。那里茶香独特,是淮北地区颇有名气的古茶镇。清澈透明的古浍河水横穿临涣镇东西,还有水质纯净甘甜的龙须泉在小镇南端飞珠溅玉。这泉水泡制小镇特有的“龙泉棒棒茶”,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从大清早喝到掌灯时分,嘴不涩,腹不胀,满口清香,通体松酥,一切疲劳、烦躁被清茶稀释殆尽,飘然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令你不能停杯罢盏。

4.石山孜新石器文化遗址

石山孜遗址位于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遗址南依石山,山上纯石无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围较为低洼,大雨过后,积水呈现护山河状。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故老乡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又称为“飞来峰”。

5.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南面,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烈士陵园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陵园大门朝东, 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通往纪念碑,南部的尖谷堆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国内遍植雪松、龙柏、黄杨等风景树木,并有花圃和果园

Hash:7928965138c1d2c34950d1a720434bc3b03d490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