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的主要参观景点 - 大明宫游览

导读:大明宫的主要参观景点 - 大明宫游览 1. 大明宫游览 2. 大明宫游览时间 3. 大明宫游览需要多长时间 4. 大明宫游览图 5. 大明宫游览路线 6. 大明宫游览车多少钱 7. 大明宫游览顺序 8. 大明宫游览地图

1. 大明宫游览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0:00(其余时段使用需要收费)。

景区有南门和东门,南门是正门,游客中心也位于南门,建议游客南门进入景区。遗址公园分为免费区和收费区两部分,其中收费区是景区的核心区域,包括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以及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免费区内的部分景点也需要购票,如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等。

2. 大明宫游览时间

在陕西西安有大明宫旅游景区

3. 大明宫游览需要多长时间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面积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

4. 大明宫游览图

从气势规模上相比较,明显是大明宫更胜一筹,而在建筑风格上,大明宫和紫禁城则各有千秋。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正是这个道理。但就整体而言,大明宫更加壮丽繁华一些。

一、雄伟壮丽大明宫。

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占地将近320万平方米,是古时长安城三座宫殿中最大的一座。大明宫内有大小宫殿阁楼五十多座,历时多年建成,曲曲折折,不胜反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的建筑风格多呈壮丽宏伟之姿,尽在展现大唐开明盛世之景象。古代大唐作为当时世界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盛极一时,而大明宫则成为大唐政治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

大明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朝和内庭,前朝是恢弘的三大殿,即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朝会之地,且都处于中轴线上,内庭是君主居住和游玩的地方,宫殿楼阁也都呈对称式布局,因而大明宫的建筑布局成为经典,后世宫殿建设基本上都遵循此种布局。

二、气质内敛紫禁城。

紫禁城建于明朝初期,是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其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由于宫苑分离,因而紫禁城的面积要小很多。紫禁城的建筑风格给人以沉稳感受的同时,又不失皇家威严庄重气质,文化沉淀深厚,独具艺术特色。和大明宫一样,同样是我国文化的集中体现。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也根据中轴线呈对称式布局,前朝三大殿,后庭东西六宫,左右对称。

和大明宫相比,紫禁城少了一份恢弘开放,却多了一份沉稳庄重,集中展现了两个朝代迥异的文化氛围和风气。因此,单从建筑外貌而言,大明宫更能展现出壮丽的一面,而紫禁城更能体现出我国独特的文化气质内涵。

5. 大明宫游览路线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总面积为19.14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在二环内。

地理位置

西安

区域面积

总面积为19.14平方公里

批准时间

2007年10月

范围

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

施工

3.7平方公里全面展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在2010年献给广大市民的一份礼物。自2007年10月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全面启动以来,目前公园已经初现全貌。记者昨日在公园现场看到,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丹凤门遗址保护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东宫墙

控制遗址区游客数量,仅对部分遗址展示区进行收费管理。

6. 大明宫游览车多少钱

1、遗址保护展示区游线(绿色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御道广场——金水桥 —金水桥出入口——含元殿遗址区——遗址博物馆——微缩景观——宣政殿遗址——望仙台遗址——紫宸殿遗址——梨园——太液池南岸——考古探索中心——丹凤门博物馆

  游览时长:预计2小时

  2、全园游线(蓝色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御道广场——金水桥——金水桥出入口——含元殿遗址区——遗址博物馆——微缩景观——宣政殿遗址——望仙台遗址——紫宸殿遗址——清思殿出入口——重玄门、玄武门遗址——三清殿遗址——考古探索中心——丹凤门博物馆

  游览时长:预计3-4小时

  主要景点推荐

  丹凤门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共开设五个门道,上筑有城楼,规模超过其它宫门,门内是约500米长的御道,直抵含元殿庭。

  新建的丹凤门并非复建,而是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成的模型。

  丹凤门内部是以原丹凤门遗址为主的博物馆,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的完美结合。

  御道广场

  御道是捐古代宫城中进入主殿的通道。这里所谓“御道”, 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经考古发掘,御道广场是-个南北长约600多米,东西宽700多米的宽广区域,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御道就是大明宫的“殿庭”是皇帝举行大典、兵、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同时,它巨大的空间分布,不但充分烘托了含元殿的恢弘气势,而且形成了极其开阔的视野,使每一位来到含元殿前的人, 都会由远而近,-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如今,通过对御道历史形制的恢复,展现了恢弘、庄产肃穆的历史氛围。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663年建成后223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的地方。元日、冬至日的大朝会,外国使节团谒见以及改元、即位、受贺、大赦、阅兵的各种仪式、大典都在这里举行。含元殿殿基面阔十一间,近76米,进深四间,40余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磅礴气势。

  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含元殿上部建筑在三层大台以上构筑,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基台复原再现了遗址的基本结构和布局,唐代的土质遗存被封闭在砌体之内,永久保存。

7. 大明宫游览顺序

22、唐哀帝:李·

李·(892年-908年),即唐哀帝(904年-907年在位),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钓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即位。在位期间,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李·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21、唐昭宗:李晔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在位16年。李晔于文德元年(888年)即位。当时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李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天钓元年(904)八月十一日,为朱温所弑,终年38岁,葬于和陵,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20、唐僖宗:李儇

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初名李俨,唐懿宗李·第五子,母惠安皇后王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 ),在位15年。唐懿宗病重弥留之际,李儇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二十日,在唐懿宗驾崩柩前即位,当时唐僖宗12虚岁,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文德元年(888年)死于长安,终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葬于靖陵,庙号僖宗。

19、唐懿宗:李·

李·(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幌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他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其即位后,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但游宴无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败,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亦导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李·在位14年,终年41岁。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

18、唐宣宗:李忱

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

17、唐武宗:李炎

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初名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异母弟。初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于会昌五年(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会昌六年(846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16、唐文宗:李昂

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唐穆宗李恒次子。李昂于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年仅十八岁。李昂在位初年励精求治,他出宫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鹰犬,减省冗员。后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企图诛灭宦官。但密谋泄露,李训等被杀,李昂也在“甘露之变”后被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15、唐敬宗:李湛

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哥哥。母恭僖太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在位2年,得年18岁。李湛在位期间,奢侈荒淫,沉迷击鞠(古代马球),喜欢半夜在宫中捉狐狸(打夜狐),史称“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葬于庄陵。

14、唐穆宗:李恒

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唐朝皇帝。李恒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生于大明宫。因太子李宁逝世,元 七年(812年)十月,李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820年2月14日),唐宪宗卒,宦官梁守谦等拥立李恒,丙午(2月20日)登基,是为唐穆宗。唐穆宗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二日,崩于寝殿,在位五年,年仅二十九岁。十一月,葬于光陵。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13、唐宪宗:李纯

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初名李淳。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早年被封为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纯于大明宫的中和殿驾崩,享年四十三岁,在位十五年。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12、唐顺宗:李诵

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李诵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他们和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次年李诵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11、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年六十四,在位二十六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10、唐代宗: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9、唐肃宗: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8、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 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7、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李旦早年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景云元年(710年),在唐隆政变后被再次拥立为皇帝。他宠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与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李旦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权仅有两年,称太上皇四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庙号睿宗,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6、唐殇帝: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死后,李重茂被韦后立为皇帝,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李重茂被废。景云二年(711)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14)转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时年二十岁。谥号殇皇帝。广德元年(763年),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帮助下于长安称帝后,上李重茂庙号曰恭宗。

5、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4、武则天(武周)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后改名·(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

3、唐高宗:李治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2、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 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1、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隋炀帝征高句丽,督运粮草于辽东。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端儿起义军于龙门。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御突厥,屡捷。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8. 大明宫游览地图

西安大明宫遗址现在还没有开发,地下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快了随着国家对大明宫遗址的不断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宫遗址已经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Hash:eeff4fef4f4d2c2864bfc9081b91d7cd161f0b0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