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区别?

导读: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区别? 旅游经济学现象? 有什么工作,既能挣钱又能旅游? 文化经济的特征? 旅游业的本质是什么产业?

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旅游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内容。大意为去自己向往的地方进行短暂停留,去观赏当地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城市美景及其风土人情等。观光旅游可达到改变常居环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怡悦心情、鉴赏大自然造化之美、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情趣以及满足异地购物等多方面的需求和目的。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属于运动范畴,是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的形成,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化旅游是与自然旅游相对应的一种旅游形式。文化旅游之所以会兴起,主要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有关,市场对文化的关注度大幅提高。此外,文化旅游也是旅游业内在转型的一种体现,是旅游业在发展上的新出路,其发展既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文化层面的需要,也顺应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诉求。

旅游经济学现象?

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

有什么工作,既能挣钱又能旅游?

既能挣钱又能旅游的工作,我知道几个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供参考。



1.导游。这个工作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但是并非所有的导游都可以各地游览的。导游分点陪、地陪、全陪;只有全陪去的地方会多点。大家也不要羡慕,做导游也是很辛苦的。



2.旅游媒体记者。这个听起来就是高大上的职业。很多风景名胜区为了宣传专门高薪请这些媒体记者为景区做报道专栏,这个行业不仅高薪,食宿也不用担心。



3.自媒体作者。近几年自媒体一直引领潮流,一部手机就搞定所有。走到有特色的地方手机拍一拍,录一下,再跟网友来个互动直播,那些粉迷们就会给酬劳的。



4.做业务推广经常出差的。这些因工作需要会经常各地出差,待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借机在当地四处游览。这个既能工作又能旅游的差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需要业务能过硬的人才能胜任。

文化经济的特征?

(1) 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开发和利用各种文化遗产,具有特别好的经济效益,能以较少的投资取得巨额的利润。

(2)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能以较少的投资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这一点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意义尤为突出。

(3) 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与之有关的其他各类经济事业的发展。一处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之有关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都会相应地发展起来。

(4) 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一些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文化遗产一旦开发利用起来,必将给该地区带来生机和活力,加速它的开发和发展。

(5) 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因为开发文化遗产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必 促进其研究和应用。

旅游业的本质是什么产业?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的特点:

(1)旅游业的依赖性;

(2)旅游业的综合性;

(3)旅游业的脆弱性;

(4)旅游业的波动性;

(5)旅游业的季节性;

(6)旅游业的带动性;

(7)旅游业的涉外性;

(8)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扩展资料: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

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Hash:c282e48c73d7837567c9e629e39bbf57621cdee4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